1 |
明太;人体中的数学[J];知识就是力量;1994年03期 |
2 |
韩伟,徐松源,陈丽红;工程中混沌现象及混沌应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1年04期 |
3 |
阮炯;混沌应用研究的动态及分析[J];自然杂志;1995年06期 |
4 |
廖公夫;关于Li—Yorke混沌[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
5 |
李勤学,王万良,许维胜,徐立鸿,吴启迪;混沌及其控制研究进展[J];机电工程;1999年05期 |
6 |
王宁,于承建;端振动共振腔与混浊──(Ⅰ)射线模型[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0年06期 |
7 |
牛海燕,张闪,左力,霍吉龙,杨世平;耦合映象格子系统中的刚性同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
8 |
方锦清,姚伟光;非线性环型腔反馈激光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及其混沌控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1年02期 |
9 |
方见树;双阱中Duffing振子的混沌行为[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
10 |
杨凌,刘曾荣,茅坚民;用参数调整控制超混沌[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3年04期 |
11 |
高远,蔡启仲;混沌系统的一种参数脉冲微扰控制方法[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12 |
刘文波,陈关荣;4-涡卷(Four-scrolls)混沌系统的复合结构(英文)[J];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2003年02期 |
13 |
王亮,章光华,符松;应用耦合映象格子模型模拟Rayleigh-Bénard对流中的结构形态[J];科学通报;2005年04期 |
14 |
吴奇学!漳州363000;经典混沌的理论及应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
15 |
刘华杰;通过微机作图理解混沌运动[J];科学中国人;1995年06期 |
16 |
裴留庆,匡锦瑜,邵媛;混沌同步系统的频率特性和微弱信号检测[J];中国科学E辑;1997年03期 |
17 |
陈立群;预测准周期摄动非Hamilton可积系统混沌的解析方法(英文)[J];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4期 |
18 |
罗晓曙,唐国宁,陈红英,黄国现;利用系统参数和变量反馈控制时空混沌[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
19 |
彭召旺,周黎晖,钟廷修,冯正进;引导混沌轨道的最优反馈控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20 |
张闪,牛海燕,田钢,杨世平,徐树山;单向耦合映象格子系统的时空混沌同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