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吴爱国段广仁  
【摘要】:通过引入一些辅助矩阵给出了连续线性系统L_2-L_∞。和H_∞新的LMI性能判据,该判据实现了系统矩阵和Lyapunov矩阵的分离.当应用这些判据进行混合L_2-L_∞/H_∞状态反馈综合时,由于没有强加表征H_∞性能和L_2-L_∞性能的Lyapnunov矩阵相等的限制,可以降低系统设计的保守性.数值例子显示了本文所给方法的有效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邱焱;国际电联关于各种电信网络设备系列产品的EMC要求(K.48)建议的修改情况(续)[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5年02期
2 Bruce Fagley ,陆新华;大型工业系统的电磁兼容测试[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4年02期
3 王素英;信息技术设备的抗扰度——对GB/T17618-1998《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值和测量方法》的解释和说明[J];安全与电磁兼容;1999年01期
4 肖雳;《无绳电话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及测量方法》行业标准介绍[J];通信世界;2001年23期
5 顾聚兴;及时探测皱褶[J];红外;2001年07期
6 姚带月;CISPR/F/WG1/WG2会议[J];安全与电磁兼容;1998年04期
7 陈子颖;不间断电源的电磁兼容标准[J];电子标准化与质量;2001年05期
8 原晓霞;;选择TVS管应考虑调制后的连续干扰信号有效值[J];中国电子商情(基础电子);2008年06期
9 M. J. Ashworth;高守贵;;跟踪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J];火力与指挥控制;1986年03期
10 陈淼鑫;;关于“典型工业过程的一种自适应控制方法”一文的讨论[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83年03期
11 尹达人;D~测试设备的性能判据[J];红外技术;1995年01期
12 ;最新标准出版信息[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1年08期
13 鲁博;丁少华;;CISPR 20:2005介绍[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6年06期
14 陈世钢;IEC电磁兼容性出版物的分类和使用[J];电子标准化与质量;1999年02期
15 于振国;家用电器的电磁兼容限制与改进要求[J];电子质量;2000年12期
16 肖雳;;复合无线电设备的电磁兼容要求[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7年02期
17 夏红伟;凌明祥;温奇咏;王常虹;;输入滞后和状态滞后系统的鲁棒H_∞控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18 周镒;郭琳;陆冰松;肖雳;刘宝殿;吴琼;;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J];现代电信科技;2007年10期
19 张博钧;;2010年ITU-T SG5第二次全会综述[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1年01期
20 王英;;GB/T 18268系列新版标准解析[J];安全与电磁兼容;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爱国;段广仁;;连续线性系统混合L_2-L_∞/H_∞状态反馈控制[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2 王英;;E/E/PES功能安全的电磁兼容性评估[A];第七届工业仪表与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黄章星;;超高大中庭防火设计[A];2007年福建省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资料集[C];2007年
4 秦长涛;吴爱国;段广仁;;混和H_2/H_∞状态反馈控制[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5 龙红卫;;平面上随机微分方程的ε-最优控制[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6 陆扬;李嘉军;苏骏;;基于BIM的性能化分析手段在建筑防火设计中的研究与实践[A];BIM与工程建设信息化——第三届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徐海斌;性能化防火评估技术在大空间建筑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马大林;多媒体电磁兼容标准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3 刘涛;博览建筑消防性能化研究[D];西华大学;2010年
4 梁凯平;广州地铁车载故障诊断系统电磁兼容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