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离散线性系统的二次最优控制
【摘要】:正一、问题的叙述[1]讨论了广义商散线性系统的二次最优调节器问题,他们是在一般二次性能指标下用奇异值值分解的方法进行研究的,结论是最优控制不能取任意值,最优轨线必须满足一组约豆沙条件。本文利用在[2]中给出的广义离散线性系统的局部极大值原理,对一组特殊的二次性能指标讨论了广义离散线性系统的最优控制问题,得到了与[1]完全相同的结论,但比[1]要简单的
|
|
|
|
1 |
张仲荣,司书红,姜侠,吴彦良,韩斌,景何仿;范德蒙模糊线性系统的解[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2 |
祝庚;孙振东;;切换线性系统的聚合优化(英文)[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3年07期 |
3 |
钟洪发;;一类变系数线性系统解的稳定性[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1期 |
4 |
杜庆萱;;线性系统分析的门函数响应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82年02期 |
5 |
赵玖;;关于线性系统分析的门函数响应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1983年01期 |
6 |
王恩平,王朝珠;定常线性系统的正性和最优性[J];控制理论与应用;1984年01期 |
7 |
龚兆仁;童光荣;程乾生;;多维平稳序列对线性系统的滤波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2期 |
8 |
李铁钧;交换环上线性系统的多项式模理论[J];数学物理学报;1985年03期 |
9 |
汪庆仁,李孚勤,王玉民;调整线性系统比例系数的方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85年S8期 |
10 |
雷明镕;;几类变系数线性系统的代数解法及其应用[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4期 |
11 |
章毅;变系数线性系统稳定性的几个结果[J];数学研究与评论;1986年02期 |
12 |
Gina Kolata;沈小白;;更快地求解线性系统[J];世界科学;1986年03期 |
13 |
D Mumford;李雪平;;复射影簇(续) 第六章 线性系统[J];韶关师专学报;1986年04期 |
14 |
汤光宋;;关于二阶变系数线性系统的稳定性[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1期 |
15 |
杜庆萱;于广汉;王惠立;;线性系统单位门函数响应的试验测定[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
16 |
胡晓玉
,王锋;三维常系数线性系统的标准基解矩阵公式[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1989年03期 |
17 |
许宁雄;无穷维线性系统一类优化问题[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6期 |
18 |
田秀恭;有关离散线性系统稳定性问题的几点注记[J];天津商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
19 |
赵红州;唐敬年;;现代科学系统作为线性系统的可能性[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0年03期 |
20 |
陈兆宽,张燕平;控制幅值受限下离散线性系统能控域的研究[J];数学物理学报;1992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