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王降黄敏  
【摘要】:探讨了单时滞线性中立型系统的渐近稳定性问题.通过相应矩阵的测度和范数,得到了一些简单的时滞无关的稳定性判据.这些判据的意义在于它考虑了系统矩阵的结构信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保守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例子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董佐永;王亚娟;白明辉;左志强;;一类非线性中立型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判据[J];系统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2 王莉,年晓红;线性中立型系统的渐近稳定性和衰减速度估计[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3 黄伟社;双向联想记忆神经网络全局渐近稳定的一个结果[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徐厚宝;柳合龙;于景元;朱广田;;具有临界和非临界操作错误的人机系统的渐近稳定性[J];系统科学与数学;2005年05期
5 邓韧;李著信;樊友洪;;一类递归小波神经网络的稳定性研究[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7年04期
6 梁家荣;;广义双线性系统稳定化控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7 许珍惜;卜春霞;;离散线性周期切换系统的渐近稳定性[J];河南科学;2011年06期
8 陈松林;姚郁;张瑞;;线性切换系统基于观测器的输出反馈镇定[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9 刘艳红;李春文;王玉振;吴热冰;楚冰;;Lipschitz广义非线性系统观测器设计[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7年02期
10 兰奇逊;梁家荣;郭文;;广义双线性系统状态观测器的设计[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7年07期
11 宋长会;赵国良;;一类线性时滞系统的时滞依赖稳定性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10期
12 梁家荣;;离散广义双线性系统的无源控制[J];工程数学学报;2008年03期
13 蒋和平;蒋威;;一类含无界时滞的非线性系统的渐近稳定性[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年20期
14 陈潮填,刘永清;广义线性系统渐近稳定性的几个充要条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15 张刚;廖晓昕;;具有时滞的双向联想功能的神经网络模型的稳定性[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1年01期
16 王言芹;;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人轨迹跟踪控制方法[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17 汪志鸣;戴浩晖;王隔霞;;非线性奇摄动系统的小增益增长条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7年04期
18 赵贤林;费树岷;林金星;;基于数据丢包的离散奇异脉冲系统量化控制器设计[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9 蔡文康;多机控制系统的渐近稳定性探讨[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20 彭军;张伟;廖晓峰;李学明;刘勇国;;一个单向耦合的混沌时延神经元系统的滞同步[J];计算机科学;2004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降;黄敏;;一类线性中立时滞微分系统的渐近稳定性判据[A];200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冠君;;非负定时变系统渐近稳定性的一个必要条件[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C];1995年
3 李延波;郜冬梅;欧阳;;含分布时滞的不确定中立型系统的鲁棒控制性[A];中南六省(区)自动化学会第二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徐敏生;王成红;郑应平;疏松桂;;具有时变不确定性广义LUR’E-POSTNIKOV系统的渐近稳定性实现[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5 肖建;唐磊;;多采样率数字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A];四川省电工技术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刘艳红;李春文;;一类广义非线性系统的观测器设计[A];第二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7 佘君;孙敬武;罗小元;关新平;;不确定中立型系统的可靠保性能鲁棒控制[A];第二十三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4年
8 杨珺;王向东;;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A];200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解三名;吴叶军;吴沧浦;;具有关联控制输入和结构不确定性大系统的分散鲁棒控制[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下册)[C];1995年
10 于新刚;崔宝同;杨慧中;;不确定中立型时滞系统的鲁棒H_∞控制[A];第十七届全国过路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榆平;切换中立型系统稳定性分析与设计的若干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2 刘独玉;切换中立型系统稳定性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赵峥嵘;时滞系统的时滞相关稳定性及反馈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蒋培刚;线性不确定时滞系统的鲁棒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5 陈贵词;中立型随机时滞系统的鲁棒H_∞控制和滤波器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周少武;非线性时滞系统鲁棒稳定性分析及镇定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李宏飞;中立型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反馈控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8 杨帆;时滞广义系统鲁棒控制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9 王慧;脉冲时滞神经网络的全局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季策;时滞递归神经网络的动态特性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卜维春;一类具有扰动的中立型系统的稳定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李涛;中立型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及控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3 丁明智;非线性时滞细胞神经网络的稳定性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王月华;时滞中立型神经网络系统稳定性分析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年
5 杨家胜;基于LMI的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陈红刚;中立型时滞系统的鲁棒性分析[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7 李宗海;混杂系统模型转换及稳定性分析[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8 阎鑫璐;时滞系统的稳定性及滑模变结构控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高凤银;一类混杂系统—切换系统的定性,稳定性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贾子奇;具有输入饱和的不确定系统的保成本控制[D];天津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