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自适应Kanban—控制生产系统的分析及其最优设计

陈灿强  涂菶生  
【摘要】:分析了自适应 Kanban—控制 JIT 随机生产系统的稳态特性。Kanban 标识容器的容量和系统中流通 Kanban 数目是系统重要的设计参数,对这两个参数进行了最优设计.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芳;刘晓华;许国纯;;带有模型不确定性的连续时间广义预测控制[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2 吴晨;方国华;许化龙;;总线式弹载控制网络的DSPN建模与性能分析[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9年08期
3 吴晨;王忠;许化龙;穆洪彬;;CAN总线形式化建模方法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35期
4 郑叔芳;自适应测试系统的体系结构与性能指标[J];测控技术;1992年02期
5 ;消息与动态[J];力学与实践;1983年01期
6 魏晓东;DCS的评价与选择[J];冶金自动化;1994年05期
7 周炳章;SRC-2数据采集系统中的A/D变换器[J];测控技术;1980年01期
8 许锦宗;;一种新的时域瞬态性能指标的图解表示形式[J];化工自动化及仪表;1989年03期
9 ;第六讲 测量系統的静态特体及其性能指标(二)[J];测控技术;1983年03期
10 周贤伟;韦炜;覃伯平;;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时间同步算法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1期
11 李倩;刘广亮;孙洁;;码垛机器人本体结构分析与性能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1年11期
12 李孔宁,倪华,卢布,陈永朴,王红;采用8031单片机的直流电治癌仪[J];计算机应用研究;1992年04期
13 潘熙和;黄业华;李兰琴;;PLC励磁调节器在锁金山电厂的应用[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07年04期
14 刘良会;王守城;;层次分析法在传感器上的应用[J];机电一体化;2008年11期
15 路世瑞;两类典型反馈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上)[J];冶金自动化;1985年01期
16 常福海;;基于ITAE准则实现阶跃零稳态误差系统的状态反馈法[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4期
17 殷保群,周亚平;开排队网络的性能指标灵敏度公式[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8年01期
18 程丽丽;武玉强;;有限时间收敛控制与时间最优控制性能指标分析[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19 王峰;王荫槐;潘泉;;一种基于航迹类型的传感器管理算法[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8年05期
20 ;第五讲 测量系统的靜态特性及其性能指标(一)[J];测控技术;198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灿强;涂菶生;;自适应Kanban—控制生产系统的分析及其最优设计[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2 李太福;常继彬;葛继科;苏盈盈;;双容水箱单参数比列积分微分控制[A];中国运筹学会模糊信息与模糊工程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月英;申东日;陈义俊;李素杰;;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预测控制的优化设计[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宪林;;二阶系统时域与开环频域性能指标间的解析关系[A];第三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姚荣斌;李生权;李娟;;二级倒立摆的混沌优化LQ控制[A];2009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9年
6 殷保群;周亚平;杨孝先;奚宏生;孙德敏;;状态相关闭排队网络中的性能指标灵敏度公式[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7 丛爽;东宁;;基于Krotov法的量子最优控制及其系统仿真[A];2007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曾文静;苏玉民;张铁栋;;浅述微小型水下机器人的概念设计[A];黑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进华;史忠科;戴冠中;;基于二次稳定意义上的H_2鲁棒性能分析[A];2001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王进华;;混合H_2/H_∞控制的典型系统及其反馈控制器设计[A];2002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毅;六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奇异位形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2 张立杰;两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性能分析及尺寸优化[D];燕山大学;2006年
3 陈培颖;线性多变量时滞系统的鲁棒整定策略与解耦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刘飞;不确定系统鲁棒性能分析与综合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金振林;新型六自由度正交并联机器人设计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02年
6 王后能;控制系统的性能优化分析与设计限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贺亮;基于参数依赖Lyapunov函数的多目标优化理论及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8 刘毅敏;时滞及非线性离散系统的最优输出跟踪控制研究与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9 陈珺;基于T-S模型的非线性系统模糊控制器设计及应用[D];江南大学;2009年
10 高利新;结构不确定线性系统的鲁棒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志辉;6-RSS正交并联机构的性能分析[D];燕山大学;2006年
2 狄猛;基于性能评价的船舶自动舵控制器设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赵子艳;新型6-(P-2P-S)并联机器人的精度分析与设计[D];燕山大学;2008年
4 王晓华;人防工程电气系统底层现场总线的初步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5 寿心灵;无线视频监控系统中收发信机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6 高东林;交流伺服动态测试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2008年
7 刘晓茹;配电自动化中通信系统的设计与评价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8 张祥;一种新型三自由度平动并联机床的分析与设计[D];燕山大学;2006年
9 张新颖;控制系统性能评价与故障诊断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10 熊晓菲;过程控制系统性能评价研究与实现[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选用传感器的一般原则[N];电子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