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线性不确定随机大系统的鲁棒控制
【摘要】:本文研究了一类非线性不确定随机大系统,给出了保证闭环系统最终有界的自适应鲁棒控制器。
|
|
|
|
1 |
张珩;疏松桂;;基于边界建模的鲁棒控制方法[J];自动化学报;1991年05期 |
2 |
贾英民;高为炳;程勉;;关于鲁棒严格正实镇定准则[J];控制与决策;1992年04期 |
3 |
张浩,卞永明,MalcolmC.Good;基于H_∞鲁棒控制的高楼主动振动控制策略[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
4 |
谢明江,代颖,施颂椒;机器人鲁棒控制研究进展[J];机器人;2000年01期 |
5 |
罗伟林,林桐;基于神经网络的具有不确定性因素的RLED机器人鲁棒控制[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6期 |
6 |
高峰,荣冈;关于“遗传算法中交叉和变异概率选择的自适应方法及作用机理”一文的商榷[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3年05期 |
7 |
李大中,王晓慧,张爱平;非线性鲁棒控制方法的新进展[J];热能动力工程;2003年03期 |
8 |
宋运忠,赵光宙,齐冬莲;不确定连续非线性系统鲁棒混沌反控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10期 |
9 |
邝先验;刘赣华;吴翠琴;;轮式移动机械手的控制[J];科技广场;2005年12期 |
10 |
刘善伍;武俊峰;;一类结构不确定采样系统的鲁棒H_∞控制[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6年03期 |
11 |
李赞华;杨冬梅;;区间离散广义系统输出反馈鲁棒H_∞控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年05期 |
12 |
李晓秀;刘国荣;沈细群;;仿射非线性系统的在线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辨识与控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13 |
周林娜;张庆灵;杨春雨;;T-S模糊系统的鲁棒局部稳定[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年12期 |
14 |
刘金琨;孙富春;;滑模变结构控制理论及其算法研究与进展[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7年03期 |
15 |
郁建中;刘钰;叶崧;;非完整性约束移动机器人的鲁棒控制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
16 |
申慧敏;李鹏;;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自适应策略及其在石油加工中的应用[J];石油化工自动化;2007年04期 |
17 |
安军芳;陈东彦;陈衍峰;;带有非线性扰动的时滞系统的鲁棒控制[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
18 |
李文林;肖楠;马媛;;一类不确定时滞系统的指数稳定鲁棒H_∞控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19 |
刘丽丽;张庆灵;杜昭平;;具有时延的广义网络控制系统的鲁棒H_∞控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7期 |
20 |
孙键;曾建平;;基于遗传算法的鲁棒PID控制器设计[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