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空间结构节点综述
【摘要】:本文主要综述国内外近年来空间结构中所采用的节点及其体系,尽量囊括全面,但由于篇幅所限, 只对其提出形式并分类,详细细部及优缺点等可参考文后所附的文献。
|
|
|
|
1 |
刘跃国;;纪念性建筑景观及其空间结构形态探析[J];福建建筑;2009年06期 |
2 |
尹凌峰,郭小明,赵惠麟,吴军;板片空间结构关键理论及软件开发综述[J];工业建筑;2004年11期 |
3 |
文献民;姜鲁珍;;VBA在创建空间结构实体模型中的应用[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4 |
林启鹏;李红波;;ANSYS预应力施加方法在工程分析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7年22期 |
5 |
白凤军;颜桂云;;形式代数的空间结构建模库FormexLib的实现及应用[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
6 |
李娅,赵文;有限元网格自动剖分及优化方法[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7 |
童明,戴晓辉,李晴,田宝江;社区的空间结构与职能组织——以上海市江宁路街道社区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05年04期 |
8 |
赵群毅;周一星;;西方生产者服务业空间结构研究及其启示[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1期 |
9 |
林琼华;;浅析坦洋古村落的空间结构与建筑特色[J];福建建筑;2008年06期 |
10 |
喻洋;;空间结构在我国的发展[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09期 |
11 |
于元飞;毛德栋;;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我见[J];网络财富;2010年14期 |
12 |
何素芳,黄伟雄,李凡,王贵勇,黄金国,李森;佛山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13 |
段云鹏;刘京红;;我国城市居住郊区化对策研究[J];山西建筑;2006年01期 |
14 |
陈昌勇;;城市住宅容积率的确定机制[J];城市问题;2006年07期 |
15 |
叶清华;安文;;薄膜结构体系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资讯;2006年14期 |
16 |
陆柳莹;邢融融;;以古城西安为例探析城市边缘区住宅开发模式[J];山西建筑;2007年07期 |
17 |
周立;;仿生建筑学在空间结构中的应用[J];消费导刊;2007年10期 |
18 |
张文胜;;薄膜结构体系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17期 |
19 |
戴晶晶;;对我国大都市空间结构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9年07期 |
20 |
刘伟鹏;邓开国;;空间结构“5·12”汶川地震震害初步调查[J];四川建筑;200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