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技术在地震后文物建筑修复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VR技术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建筑设计表现方法,伴随着数字化技术建筑信息模型的发展,尤其在文物建筑修复设计应用中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由于这次的四川地震,造成了大量的文物建筑消失或者破败不堪,为了能够让人们真实地领略到古建筑的风格及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我们运用VR技术,通过计算机对古代建筑等进行复原、仿真、再现、展示和保存,尽可能的"真实再现"古代建筑及其所蕴涵的艺术、文化信息。
|
|
|
|
1 |
蒋庆全;国外VR技术发展综述[J];飞航导弹;2002年01期 |
2 |
魏海燕,王先逵,郁鼎文,张玉峰;面向虚拟产品开发的机床动态设计系统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3年04期 |
3 |
雷超,戴国忠;三维交互体系结构的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1年05期 |
4 |
王红兵;虚拟现实技术—回顾与展望[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1年01期 |
5 |
董士海;人机交互的进展及面临的挑战[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4年01期 |
6 |
黄斌,严隽琪,蒋祖华,马登哲,金烨;虚拟产品开发技术及其建模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02年04期 |
7 |
邹湘军;机械产品的三维动态图形模拟研究[J];计算机仿真;2001年04期 |
8 |
赵沁平,沈旭昆,吴威,梁晓辉,郝爱民;分布式虚拟环境DVENET研究进展[J];系统仿真学报;2000年04期 |
9 |
梁炳成,王恒霖,郑燕红;军用仿真技术的发展动向和展望[J];系统仿真学报;2001年01期 |
10 |
李伯虎,柴旭东,熊光楞,朱文海,全春来,张和明,王行仁;复杂产品虚拟样机工程的研究与初步实践[J];系统仿真学报;2002年03期 |
|
|
|
|
|
1 |
罗哲文;文物建筑的科学复原重修不能以“假古董”视之──兼谈中国文物建筑保护维修的中国特色[J];古建园林技术;1999年02期 |
2 |
吕正跃;桃花源风景区主要建筑之历史考察与保护修复[J];南方建筑;2000年01期 |
3 |
张悦,戴俭,吕军辉;意境的再造——三峡库区文物建筑搬迁保护规划的思考[J];华中建筑;2003年06期 |
4 |
周治良;第八届传统建筑园林学术研讨会总结[J];古建园林技术;1996年01期 |
5 |
张永来;区级文物修缮与复原——交大农学院斗姆阁、四面厅的修复[J];上海建设科技;2001年04期 |
6 |
刘临安;意大利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概观[J];规划师;1996年01期 |
7 |
王珊,李丽,戴俭,白宇,梁超;北京旧城文物及邻近街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3期 |
8 |
孟钺;吴书雷;;历史文化名城中文物建筑及其环境的作用[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
9 |
郎红阳,时旭东,李晓锋,杨超英;文物建筑中的建筑创作:北京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厅设计[J];建筑创作;2005年09期 |
10 |
刘小聪,刘铭武;再论文物建筑和自贡名域保护[J];重庆建筑;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