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堂示范课看CALL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策略
【摘要】:随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English Course Requirements for Non-English Majors)(试行)的颁布和实施,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大学英语教学将被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又更加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所取代。新的教学模式将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对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进行补充和完善,实施教师课堂讲授和辅导与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大力发展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式学习。自主式学习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所占份额将增至30%~50%,学生不仅要利用单机、局域网、校园网或互联网进行听说训练,还要在计算机上完成部分读、写、译任务。自此,机辅教学已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在进行教学模式转变之初,语言教学策略研究人员和大学英语教师在机辅语言教学策略方面将经历一段摸索、完善、总结、应用和修正时期。笔者以知识建构原则、教学外部环境优化原则、交互性原则和自主学习原则为理论依据,设计和实施了一堂机辅大学英语教学示范课,尝试使用了针对CALL环境的教学策略。示范课分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估四个阶段。为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生是知识建构主体的精神,课前的准备、预习和课后的实践、巩固、技能内化时间远远超出了50分钟的实验课。在教学实施阶段,充分运用语言学习的交互性原则,设计了值日汇报、演唱歌曲和续说故事情节等活动。同时,注重优化教学外部环境,自然地把纸质语料、CD ROM、PowerPoint、电子布告栏和电子邮件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环境尽可能多地具备CALL特点。通过对实验课的评估,笔者对CALL环境下的教学策略总结如下:CALL教学策略可以分为宏观指导策略和直接教学实施策略。宏观指导策略受学生是知识建构中心思想和鼓励、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驱动,包括对学习任务、内容和策略的筹划、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对教学过程的调整和对学习失误的矫正补救,也包括对师生情感的调控。直接教学实施策略由协作互动策略和电子助动策略组成。它在优化教学外部环境、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上,直接作用于学习效果,重视人际交互和人机交互。宏观指导策略和直接教学实施策略相结合构建了一套系统的CALL环境下的语言教学策略体系,有助于较好地实现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建构主义思想,强化了互动式、情境式和探索式学习,突出了教学外部环境中的技术因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