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域本体构建研究及在专利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摘要】:本体是语义检索的核心。本体构建主要包括领域概念获取和概念间关系获取,其中领域概念获取是本体构建的基础。本文采用基于最大熵模型的方法来获取概念,该模型首先通过对领域文本进行挖掘而得到名词性短语,然后使用改进的TF-IDF公式从中抽取具有领域性的短语,经人工修正后得到本体概念。本工作以专利服务平台为背景,并以电梯专利信息为例进行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此方法提高了概念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
|
|
1 |
张仰森;曹元大;俞士汶;;最大熵方法中特征选择算法的改进与纠错排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
2 |
王晓东,高宏卿,张际平;基于Ontology疑难问题答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
3 |
罗清磊,章文,李卫华;基于本体的Web智能信息Agent[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4 |
陈雷,王晓东;基于Ontology的Web知识获取[J];河南科学;2004年05期 |
5 |
余正涛,樊孝忠,郭剑毅;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汉语问句分类[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9期 |
6 |
李善平,尹奇韡,胡玉杰,郭鸣,付相君;本体论研究综述[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4年07期 |
7 |
李建清,林作铨,刘升平,周谢慧;基于本体的动态信息收集Agent[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33期 |
8 |
赵庆龄,钱平,苏晓路,赵明;本体论在基于Web的土壤知识体系智能检索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5年05期 |
9 |
李跃进;赵晶;林鸿飞;;基于Internet的军事演习信息抽取系统[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14期 |
10 |
冯冲;陈肇雄;黄河燕;王江伟;;最大熵模型的树-栅格最优N解码算法[J];计算机科学;2005年10期 |
|
|
|
|
|
1 |
Yu Zhengtao~(1,2) Fan Xiaozhong~1 Song Lizhe~1 Guo Jianyi~2 1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 Engineering,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eijing,100081,China 2 The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650051,China;Chinese Question Classification Combining Syntactic and Semantic Feature[A];Proceedings of 6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est and Measurement(Volume 6)[C];2005年 |
2 |
朱江涛;赵丽奎;蔡东风;;基于最大熵模型的中文姓名识别方法初探[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
3 |
张仰森;曹元大;;最大熵建模方法中一种改进的特征选择算法[A];NCIRCS2004第一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
4 |
陈康;武港山;;基于Ontology的信息检索技术研究[A];NCIRCS2004第一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
5 |
马艳军;刘颖;;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和候选排序的汉语基本名词短语识别[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
6 |
方高林;于浩;;最大熵语言模型及其在模式识别中新的应用[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
7 |
张运良;张全;;概念优先组合判断研究[A];第八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
8 |
Yanjun MA Ying LIU Lab of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Depart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Chinese-English Quasi-equivalent Noun Phrase:Definition and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A];Proceedings of 2005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Knowledge Engineering[C];2005年 |
9 |
李军辉;朱巧明;李培峰;;一个基于最大熵模型的文本分类方法[A];第二届全国信息检索与内容安全学术会议(NCIRCS-2005)论文集[C];2005年 |
10 |
徐昉;宗成庆;;汉语base NP识别:错误驱动的组合分类器方法[A];第三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
|
|
|
|
|
1 |
樊孝忠,李宏乔,李良富,叶江;银行领域汉语自动问答系统BAQS的研究与实现[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
2 |
徐延勇,周献中,井祥鹤,郭忠伟;基于最大熵模型的汉语句子分析[J];电子学报;2003年11期 |
3 |
周雅倩,郭以昆,黄萱菁,吴立德;基于最大熵方法的中英文基本名词短语识别[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3年03期 |
4 |
周强,孙茂松,黄昌宁;汉语句子的组块分析体系[J];计算机学报;1999年11期 |
5 |
李素建,刘群,杨志峰;基于最大熵模型的组块分析[J];计算机学报;2003年12期 |
6 |
刘芳,赵铁军,于浩,杨沐昀,方高林;基于统计的汉语组块分析[J];中文信息学报;2000年06期 |
7 |
周强;规则和统计相结合的汉语词类标注方法[J];中文信息学报;1995年03期 |
8 |
赵军,黄昌宁;基于转换的汉语基本名词短语识别模型[J];中文信息学报;1999年02期 |
9 |
詹卫东,常宝宝,俞士汶;汉语短语结构定界歧义类型分析及分布统计[J];中文信息学报;199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