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玉对甲骨文书法的贡献
【摘要】:正 罗振玉,字叔蕴,又字叔言,号雪堂,又号贞松堂,自署贞松老人。清同治五年(1866年)生于淮安,曾在北京做官,任学部参事,京师农科大学堂农科监督学等职。一生治学,著述不辍,著书一百三十余种,刊印书籍凡百余种,对于抢救、整理、传播古代文化遗产,推动学术事业的发展,贡献殊多。特别对于甲骨文的研究,更是功不可没。郭沫若先生说:“他的殷代甲骨文的搜集、保藏、流传,实是中国近三十年来文化史上应该大书特书的一件大事。”又说:“甲骨出土以后,保存、传播之功,罗氏当居第一,而考释之功也深赖罗氏。”当此甲骨文出土一百周年之际,对罗振玉在甲骨文书法艺术的贡献进行探讨,对于促进甲骨文书法艺术的发展,是有现实意义的。
|
|
|
|
1 |
水赉佑;;备尽众体,一代师表[A];蔡襄及其家世——纪念蔡襄诞辰975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4年 |
2 |
李炳泽;;苗族芦笙·语言·通讯[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
3 |
何凤桐;;宝贝·贝币·夜郎“通货”[A];夜郎研究——’99夜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
4 |
韩理洲;;新出土墓碑志在唐代文史研究方面的学术价值[A];唐代文学研究(第七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6年 |
5 |
吴英成;;学生汉字偏误及其学习策略的关系[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0年 |
6 |
陈满华;;说“东”道“西”[A];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3年 |
7 |
张德鑫;;方位词的文化考察[A];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6年 |
8 |
周有光;;关于现代汉字学[A];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
9 |
赵绪成;徐自学;;前言[A];江苏纪念甲骨文发现100周年甲骨文与商代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1999年 |
10 |
石璋如;;南京与殷墟甲骨文早期研究(代序)[A];江苏纪念甲骨文发现100周年甲骨文与商代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199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