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配给理论与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摘要】:建立在完美市场假说上的货币政策货币传导渠道及运行机制,面对转型时期的中国经济,失去了解释力,使以货币供给量为中间目标的货币政策面临挑战。而建立在非对称信息基础上的信用配给理论,在解释金融市场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转型国家的货币政策运行机制时,通过非价格均衡的引入,似乎更具说服力。具体到中国,转轨时期对已有信用配给的承传、金融市场的欠发达和银行信贷资源的不可替代性,奠定了货币政策运行机制中,信贷传导途经占据主导地位,信用配给成为整个经济转型期货币政策运行的基本特征之一。因而以信用供给量代替货币供给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也许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