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高产水稻籽粒库容特性的研究
【摘要】:对吉林省具有代表性的8个高产水稻品种籽粒库容表现及其影响因子的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研究表明:随着生育期的延长,高产品种的群体库容、实际产量、群体颖花量都呈增加的趋势;每穗粒数的增加是单产增加的主要原因。实际产量与群体籽粒最大库容呈极显著正相关,群体最大库容与总颖花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穗长、着粒密度、有效穗数、每穗粒数与总颖花数的正相关程逐渐增大。对群体库容影响较大的主成分因子依次为:每穗粒数总颖花数结实率着粒密度,这4个因子对产量的累计贡献率达97.9%。目前,吉林省高产水稻品种最大群体库容和单穗粒重较低是限制产量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
|
|
|
|
1 |
吴进才,董波,李冬虎,邱慧敏,杨国庆;4种农药对水稻籽粒生长模型参数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4年03期 |
2 |
周鑫斌;施卫明;杨林章;;叶面喷硒对水稻籽粒硒富集及分布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7年01期 |
3 |
邱白晶;姜国微;杨宁;管贤平;解金键;李耀明;;水稻籽粒流对承载板冲击过程离散元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
4 |
莫家让;;几种药剂处理水稻籽粒对萌发及早期生长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1956年04期 |
5 |
殷宏章;余志新;李娉嫦;沈允钢;;水稻籽粒成熟过程中淀粉合成及水解酶活力的变化[J];实验生物学报;1956年01期 |
6 |
李豪喆;;低温对水稻籽粒不同灌浆阶段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5年03期 |
7 |
乔振先;水稻籽粒材料力学特性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
8 |
杨春刚;廖西元;章秀福;朱智伟;陈铭学;王丹英;牟仁祥;陈温福;周淑清;;不同基因型水稻籽粒对镉积累的差异[J];中国水稻科学;2006年06期 |
9 |
李美善;刘宪虎;许明子;邱献锟;赵孝东;李玉花;刘桂英;;5-氨基乙酰丙酸处理对水稻籽粒增重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3期 |
10 |
唐秀英;邵彩虹;谢金水;;营养缺乏胁迫下水稻籽粒蛋白质组图谱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
11 |
汤志成;张定俊;彭钊安;黄渭浒;;温光因子在杂交水稻籽粒形成中的作用[J];农业气象;1981年02期 |
12 |
莫家让;侯锡康;;三十烷醇处理水稻籽粒对幼苗吸收P~(32)的影响[J];广西农业科学;1982年04期 |
13 |
孙明茂;洪夏铁;李圭星;曹桂兰;于元杰;韩龙植;;水稻籽粒微量元素含量的遗传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2006年10期 |
14 |
焦杏春;叶传永;武振艳;罗松光;刘煜;;多环芳烃在水稻籽粒中的分布及其与环境介质含量的关系[J];岩矿测试;2010年04期 |
15 |
李奇松;陈军;林世圣;李忠;张志兴;林文雄;;水稻籽粒蛋白双向电泳条件的优化及其蛋白组学方法的比较[J];作物学报;2012年05期 |
16 |
王保仁,戴玉池,谭周滋,周广洽;温度对水稻籽粒形成过程中同工酶的影响[J];湖南省作物学会会刊;1987年01期 |
17 |
刘国平;李子先;陈忠友;郭学兴;;水稻籽粒形态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J];种子;1989年06期 |
18 |
方勇;陈曦;陈悦;罗佩竹;杨文建;马宁;辛志宏;赵立艳;胡秋辉;;外源硒对水稻籽粒营养品质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13年04期 |
19 |
刘建丰,康春林,伏军,罗越华;水稻籽粒充实状况指标测定方法研究[J];作物研究;1993年01期 |
20 |
权太勇,韩显杰,孙立伟,宋汉财;水稻籽粒充实程度术语与测定方法探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