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0.4kV)配电网损耗理论计算
【摘要】:多年来低压配电网损耗计算的理论基础是完备的,但由于低压配电网数据分散和不易采集等特点, 至使一些理论计算方法的可行性一直受到质疑。在学术界,低压配电网线损理论计算又不能象高压网损计算那样得到重视,致使便于实施、行之有效的计算方法成为空白。本文旨在以电工理论为基础,结合当前配电网改造和防窃电改造后的低压配电网元件实际情况,参考实际工作经验和相关文献,在满足现场对线损工作要求的前提下,对低压配电网线损进行计算。本文语言朴素,论述浅显,经过实际验证是可以应用到工作实际中的,为按台区承包工作创造条件。
|
|
|
|
1 |
傅月利;刘霞;;低压配电网谐波网损计算方法[J];农村电气化;2010年02期 |
2 |
居峻;于翔;李毅;;前推回代法在低压配网线损计算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2006年06期 |
3 |
万芳,万林,卢雷;基于组件的电力系统网损并行计算结构[J];山东电力技术;2004年04期 |
4 |
候志俭,吴际舜,梁勇,张卫红;配电网重构与电容器的配置[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11期 |
5 |
郭建宇,崔华,许征雄;500kV董家变改造成移相器的可行性研究[J];东北电力技术;1996年08期 |
6 |
;新型集束导线及低压配电网新模式的实施与展望[J];农村电气化;2001年09期 |
7 |
宋小明;彭建春;曲桂颖;黄银华;谢云岩;;基于耗散功率分配的无销售盈余节点电价计算[J];电网技术;2010年08期 |
8 |
冯伟江,胡敏羑;考虑安全约束的配电系统最优网络重构[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3年04期 |
9 |
胡朝阳,韩祯祥;基于Shapley值的网损分摊新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3年07期 |
10 |
吕泳彬;黄东;;基于低压配电自动化技术下城市变压器经济运行[J];科技资讯;2007年12期 |
11 |
张艳玲;周忠勋;王洪军;孙毅;;免疫遗传算法在配电网重构中的应用[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
12 |
高亮,闫有朋,薛建虎,黄东惠;经济调度发电功率分配中网损微增率的分析与计算[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
13 |
罗琦;;基于节点电压的电网无功优化策略研究[J];煤炭工程;2008年08期 |
14 |
张敏;提高特殊方式下的运行经济性及电压质量[J];江西电力;2000年04期 |
15 |
乔振宇,陈学允,张粒子,于尔铿,杨以涵;基于电流共轭的转运网损成本分摊方法[J];电网技术;2003年02期 |
16 |
桂小强;珠珊变主变经济运行分析[J];江西电力;2004年04期 |
17 |
高元生,李大勇,杨剑锋,张卓;最佳路径法应用于网损分摊的探讨[J];吉林电力;2004年04期 |
18 |
于继来,柳焯;利用移相器进行电力系统网损优化控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5年04期 |
19 |
杜正春,夏道止;输电系统网损的合理分摊[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年04期 |
20 |
杨松,魏立明;省级电力市场过网损耗的实用化算法比较[J];吉林电力;200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