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荆兆元;何洋;杨洪江;;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裂解酶表达及活性测定[A];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
2 |
钟迪;罗庆靖;谢宁;郭杨柳;;分离自不同CRP与PCT水平患者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分析[A];第二届中国临床分子诊断大会论文集[C];2019年 |
3 |
冯伟;孙凤军;;头孢他啶纳米粒包被导管对铜绿假单胞菌介导小鼠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A];中国药理学会化疗药理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大会暨2018重庆化疗药物基础与前沿国际论坛会议手册[C];2018年 |
4 |
饶子亮;郑佳琳;黄威;王弋;潘诗云;黄绮玲;邝少松;;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对H22小鼠移植瘤的辅助治疗效果[A];第十四届中国实验动物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8年 |
5 |
鞠晓燕;徐单单;田野;牛忠伟;;菌膜诱导结构转变的壳聚糖-聚乙二醇-多肽偶联物用于对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感染[A];2020(第4届)抗菌科学与技术论坛论文摘要集[C];2020年 |
6 |
张晓燕;杨凤琴;张丽平;;98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A];首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宁波会议)暨《医学参考报》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
7 |
周明明;周铁丽;李超;吴庆;陈栎江;吴莲凤;彭定辉;;主动外排在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中的作用研究[A];2009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
8 |
丁艳苓;陈亚红;姚婉贞;宁永忠;;2007年-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呼吸道感染学术大会暨第一届多学科抗感染治疗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
9 |
方莉;许媛;黄义山;蔡燕;唐中;杨明辉;廖涛;;铜绿假单胞菌金属β-内酰胺酶基因的检测[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
10 |
李琬琛;魏殿军;李立艳;曹阳;宋林;刘双庆;;五种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抑制、清除作用及作用机制的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
11 |
马春燕;贾海菊;;对本院116株铜绿假单胞菌药敏结果的回顾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2014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
12 |
朱丹;李欣;;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药敏分析[A];2005年浙江省呼吸系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
13 |
洪波;贡联兵;;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药敏分析[A];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
14 |
赵书平;姜梅杰;;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铜绿假单胞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
15 |
王艳艳;安乐;唐克;张晓天;王秀丽;刘月;李明成;;铜绿假单胞菌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研究进展[A];首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宁波会议)暨《医学参考报》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
16 |
徐令清;温伟洪;李介华;钟国权;汪峰;孙自镛;;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及流行病学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临床微生物学术年会暨第十一次全球华人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症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
17 |
陈邦;王琰;苟晓峰;陈林;;嘧霉胺对铜绿假单胞菌基因的调节[A];第六届全国化学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
18 |
张杜超;方向群;;微重力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影响及与肺部感染关系[A];2011年空间生命与生命起源暨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
19 |
李小燕;卓超;冯景宇;;低浓度乙醇诱导铜绿假单胞菌毒力基因的表达量变化[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
20 |
李俊娟;蒋捍东;;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1(第十二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