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菌处理焦化洗煤废水的小试探索
【摘要】:正焦化洗煤废水因具有高氰化物、高氨氮和高挥发酚的“三高”特点,被列为化工行业难治理的废水之一。其主要成分为酚类,而酚类中苯酚约占41%左右。由于废水中所含较高的氰化物(CN-),对生物体具有较强的毒害作用,客观上给生物处理带来困难,很难在短时间被微生物利用,更有甚会使水质出现恶化{4}。本研究首先采用黄血盐预处理法{1},使铁盐和CN-络合成[Fe(CN)6]4-,减弱了CN-的毒害,再利用从原始菌种中经过一段时间驯化筛选出的优势菌,经过好氧处理,能很大程度提高焦化废水中酚类和COD的去除率。
|
|
|
|
1 |
李国辉;杨云龙;;优势菌共代谢深度处理焦化废水[J];山西建筑;2009年09期 |
2 |
周昭博;杨云龙;;固定化优势菌去除焦化废水中COD的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
3 |
陈启斌,杨云龙,白晓平;优势菌对焦化废水中吲哚和吡啶的降解条件研究[J];山西建筑;2004年08期 |
4 |
李长征;李捍东;王婉华;刘征涛;魏普民;刘琴;张敬东;;优势菌对焦化废水中几种有机物降解特性的实验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
5 |
李笑芳,高俊,邱洪森;焦化废水中氰化物测定方法的改进[J];燃料与化工;2000年04期 |
6 |
田亚赛;孙国军;兴虹;;利用Fenton试剂去除焦化废水中的氰化物[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
7 |
李盛栋;;焦化厂废水中氰化物的测定——异烟酸-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
8 |
李胜利;章英慧;龙淼;杨怀远;;高压脉冲放电处理含氰废水的影响因素探讨[J];水资源保护;2006年01期 |
9 |
许霞霞;杨云龙;;焦化废水优势菌的筛选及复合优势菌的研究[J];山西建筑;2009年10期 |
10 |
叶姜瑜;张亚峰;徐代平;;复合菌剂对焦化废水的降解及其特性研究[J];工业水处理;2009年11期 |
11 |
查清云;林波;吴锦华;;复合高效菌种降解焦化废水中氰化物的特性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9年05期 |
12 |
乔世庆;雷依庆;秦梦庚;李福祥;;络合沉淀法清除焦化废水中CN~-的初探[J];山西化工;1987年02期 |
13 |
沈齐英,刘录,申林波,沈秋英;炼油厂含酚废水生物降解中优势菌的驯化筛选[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年S2期 |
14 |
邱玉林;;屠宰废水微生物处理菌种的选育与应用的研究[J];青海农林科技;2006年02期 |
15 |
张卫;林匡飞;蔡兰坤;马雯雯;方淑芬;;阿维菌素的微生物降解及其机理研究[J];生态环境;2007年02期 |
16 |
娄民;;对臭氧氧化处理含氰废水影响因素的研究[J];江西化工;2008年01期 |
17 |
赵雪娇;程胜高;;优势菌曝气固定生物滤池技术在处理饮料废水中的应用[J];有色冶金节能;2008年06期 |
18 |
廖银章,李安明,刘克鑫;氰化物对苯酚和废水中酚类厌氧降解产甲烷的影响[J];太阳能学报;1991年02期 |
19 |
江白茹,张瑜;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处理焦化废水技术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1期 |
20 |
邢洪亮,刘炳升;焦化废水生物脱氮处理技术探讨与应用实例[J];中氮肥;200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