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泄洪消能试验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亭子口水利枢纽的表、底孔体型及消能工优化分析后,表孔采用宽尾墩消力池联合消能型式,底孔采用突扩跌坎型式,经过整体模型试验研究表明表、底孔泄流能力及其消能防冲均能满足设计要求,各种工况下消力池消能充分,压力基本呈静水分布,下游水流衔接平顺,流速分布均匀,下游冲刷不会危及护坦稳定,但表孔左右边孔在宣泄大流量时有水舌击打消力池导墙现象,通过左右边宽尾墩布置适当优化后消除了此不利流态,成果可供设计参考。
|
|
|
|
1 |
杨涛;刘亚坤;倪汉根;;岸边溢洪道中宽尾墩—消力池消能的水力特性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
2 |
周喜德;殷彤;雷云华;牛志攀;张建民;;低Fr数宽尾墩消力池流场3维数值模拟[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0年06期 |
3 |
陈端;韩继斌;周赤;;表底孔与消力池联合消能水力学研究[J];人民长江;2008年01期 |
4 |
王建平;何贞俊;余陈颖妮;;广西那比水电站水工模型试验研究[J];人民珠江;2010年04期 |
5 |
王罗斌;石教豪;潘化兰;严伟;;亭子口水利枢纽水力学模型试验研究[J];人民长江;2009年20期 |
6 |
谢省宗,朱荣林,李世琴,张元领;宽尾墩戽式消力池联合消能工的水力特性及其水力计算方法[J];水利学报;1992年02期 |
7 |
李中枢,潘艳华,韩连超,常志涛;宽尾墩联合消能工体型选择及水力特性的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0年01期 |
8 |
王念慎;采用宽尾墩加消力池水工布置的水力特性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1986年09期 |
9 |
尹崇清,刘亚辉,王平义;低坝枢纽宽尾墩消能效果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
10 |
易兴华;陈忠儒;;一个在冲沙闸消力池中的船闸泄水设备[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1984年03期 |
11 |
王永昌;;综合式消力池计算[J];人民长江;1988年06期 |
12 |
张声鸣;消力池护坦板上水跃脉动压力的特性分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1989年02期 |
13 |
冬俊瑞,李永祥;齿形尾坎消力池水力特性研究[J];水利学报;1985年08期 |
14 |
邵阳英;夏群佩;;溢洪道工程消力池掺气水深计算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年04期 |
15 |
黄智敏;何小惠;付波;陈卓英;钟勇明;;台山核电厂淡水水源工程水库溢流坝消能试验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10年08期 |
16 |
王瑞彭;复式平底消力池水跃特性及其水力计算[J];长江科学院院报;1990年01期 |
17 |
茹建辉;折坡消力池水力计算[J];广东水利水电;1994年04期 |
18 |
卜水发;大河枢纽溢洪道水力试验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1995年04期 |
19 |
王存彦,武彩萍;解放村水库新建溢洪道水力学试验研究[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2年03期 |
20 |
叶培聪;许小健;;遗传算法工具箱在消力池水力计算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