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药用藻类资源
【摘要】:正 海藻是海洋药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是利用海藻最早的国家之一。《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海藻,味苦寒,主瘿瘤气,颈下核,破散结气……”。《本草经集注》及《名医别录》中收载海藻、昆布,并涉及伦步(即石莼等)、干苔(即条浒苔)。《本草拾遗》增加了水松、海蕴和马尾藻。《本草纲目》载有紫菜、石莼、石花菜、鹿角菜及龙须菜等十余种。《本草纲目拾遗》又增加了麒麟菜和鹧鸪菜。海藻类药物一般均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消肿利水及化痰等功效。如《本草纲目》记载“海藻,成能润下,寒能泻热利水,故能消瘿瘤、结核、阴溃之坚聚,而除浮肿、脚气、留饮、痰气之湿热,使邪气自小便出也”和“下水,利小便”。常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大及肿瘤,颈淋巴结肿大、水肿,喉炎、痰结及疮毒等疾病。
|
|
|
|
1 |
王起华,张恩栋,周春影;藻类种质超低温保存研究概况[J];植物学通报;2002年01期 |
2 |
赵冬至,张丰收,杜飞,赵玲,郭皓;不同藻类水体太阳激发的叶绿素荧光峰(SICF)特性研究[J];遥感学报;2005年03期 |
3 |
雷安平,胡章立,黄玉山,谭凤仪;藻类对多环芳香烃(PAHs)的富集和代谢(英文)[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5年03期 |
4 |
孟东平;王翠红;辛晓芸;张金屯;;汾河太原段水体浮游藻类生态位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年10期 |
5 |
郑金秀;彭祺;张甲耀;刘先利;丁世敏;;藻类产生及清除过氧化氢的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6年06期 |
6 |
钱迈平;姜杨;余明刚;;苏皖北部新元古代宏体碳质化石(英文)[J];古生物学报;2009年01期 |
7 |
叶长源;浙江省海水养殖贝藻类病害防治途径讨论会在温州召开[J];东海海洋;1984年01期 |
8 |
李祥林;;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内的部份藻类及其生态环境的初步分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1期 |
9 |
汤忠民;;藻类的利用[J];今日科技;1988年11期 |
10 |
郑天凌;藻类对生活污水细菌死亡率的影响[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1期 |
11 |
林惠民;;盐泽螺旋藻与其他螺旋藻的比较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1991年01期 |
12 |
况琪军,夏宜 ,吴振斌;综合生物塘中的藻类研究Ⅱ[J];水生生物学报;1994年02期 |
13 |
孙国凤;确立DHA高含量藻类的高密度培养技术[J];生物技术通报;1994年06期 |
14 |
高玉荣,黄玉瑶,曹宏,陈俨梅;单甲脒农药对模型池塘生态系统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995年03期 |
15 |
胡鸿钧;藻类的养殖和利用[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7年06期 |
16 |
王美功;合作发展海洋生物高新技术——访出席中日藻类基因工程及生物反应器学术讨论会的科学家[J];海洋信息;1997年12期 |
17 |
青石;赤潮的危害[J];世界农业;1998年08期 |
18 |
李祥麟;略述海峡两岸的蓝绿藻应用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1999年06期 |
19 |
裴洪平,马建义,周宏,蔡景现,李共国;杭州西湖藻类动态模型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2000年02期 |
20 |
吴生才,陈伟民,高光;太湖冬季底泥中活体藻类的检测[J];湖泊科学;200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