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主产省土壤退货及治理专题调研报告
【摘要】:正我国粮食主产省包括东北、黄淮海平原及长江流域三大区域的13个省,形成9个优势产业带, 即黄淮海平原、长江下游平原和大兴安岭沿麓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带,东北和黄淮海平原专用玉米产业带,东北、长江流域一季稻区及长江流域双季稻区优质水稻产业带,东北高油大豆优势产业带。东北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及内蒙东部。该地
|
|
|
|
1 |
刘文政;重视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加速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J];土壤;1990年01期 |
2 |
徐传宝,李学仁;河南省黄淮海平原土地利用潜力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0年S3期 |
3 |
李超群
,于永德
,闫爱华;潮涌黄淮海——山东省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拾零[J];山东农业(农村经济版);1996年01期 |
4 |
;黄淮海平原农业现代化学术讨论会筹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J];农业经济问题;1981年11期 |
5 |
谢承陶,李志杰,林治安;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土壤综合改良治理的任务和途径[J];农业现代化研究;1989年05期 |
6 |
郭焕成,姚建巨,任国柱;黄淮海平原粮食生产基地开发与建设[J];经济地理;1991年03期 |
7 |
王有邦,杨林芳;山东省黄淮海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年02期 |
8 |
;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几个问题的调研报告和建议[J];中国农学通报;1988年06期 |
9 |
刘文政;黄淮海平原旱涝盐沙薄的综合治理及其农业发展[J];土壤;1989年03期 |
10 |
万宝瑞,夏红民,霍剑波,戴凌;黄淮海农业开发经验及其对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的启示——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1990年08期 |
11 |
孙正清;加强项目管理提高开发水平[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5年06期 |
12 |
唐志发
,梅方权;从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和布局看黄淮海平原的增产潜力[J];农业技术经济;1982年03期 |
13 |
罗必武;;展望黄淮海平原农业的发展[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1982年05期 |
14 |
王庭梧,吴玲益;黄淮海平原主要农作物需水情况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1988年04期 |
15 |
李应中;河南省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调查报告[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1992年01期 |
16 |
陈连
,贲克平;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学术讨论的情况和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1982年09期 |
17 |
范家■;郭省三;;关于黄淮海平原恢复高粱种植的意见[J];河南农业科学;1983年02期 |
18 |
王永利;;我们组织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考察的几点经验[J];科技管理研究;1984年02期 |
19 |
;安徽省黄淮海平原强化畜牧、精久农业综合科技开发研究[J];安徽农业;1996年07期 |
20 |
熊毅;组织起来,联合攻关,加速黄淮海平原治理的研究[J];土壤;1982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