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对转基因抗虫棉的抗性预测、监测与治理
【摘要】:正 转Bt抗虫棉花(Bt棉)最早在美国于1996年开始了商业化应用(赵建周,1996),而我国是世界上第二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转Bt抗虫棉的国家(黄大方,1999)。我国Bt抗虫棉自1998年开始商品化以来已在多个省份得到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随着Bt杀虫剂和Bt抗虫作物的广泛应用,害虫对Bt抗虫作物的抗性适应问题已成为
|
|
|
|
1 |
朱加保,杨可胜,产焰坤,胡积送,刘方志,郑曙峰,徐道青,江本利;转Bt基因抗虫棉卡那霉素田间鉴定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
2 |
李静,李俊湘,张统亮;转基因抗虫棉棉盲蝽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5年09期 |
3 |
左兴波;刘智;;浅谈转基因抗虫棉田主要害虫防治方法[J];河北农业;2007年08期 |
4 |
王华杰;支艳英;;转基因抗虫棉病虫害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2007年21期 |
5 |
齐亮;;转基因抗虫棉农药使用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4期 |
6 |
;转基因抗虫棉病虫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研究[J];安庆科技;2008年03期 |
7 |
支艳英;抗虫棉棉田盲蝽象危害及防治技术[J];河南农业;2005年07期 |
8 |
王红;李向锋;;抗虫棉在害虫防治中存在的问题[J];河北农业科技;2006年04期 |
9 |
章炳旺;朱世华;唐学友;李恺求;罗定荣;王俊;徐进才;谷峙;;安庆市转基因抗虫棉病虫防治问题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3期 |
10 |
杨兆光;;江西省棉花研究所完成的“转基因抗虫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达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J];江西棉花;2011年01期 |
11 |
章炳旺;朱世华;唐学友;李恺求;罗定荣;王俊;徐进才;;转基因抗虫棉害虫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J];安庆科技;2008年02期 |
12 |
费月跃;黄志勇;吉荣龙;崔必波;顾克余;王志春;;苏沿海棉区棉盲蝽象的发生及防治[J];江西棉花;2008年01期 |
13 |
屈玉科;;转基因抗虫棉的抗虫性室内试验[J];种子世界;1999年07期 |
14 |
李捷;;江西省棉花研究所起草制定的两项棉花病虫防治省地方标准已发布[J];江西棉花;2011年01期 |
15 |
王荣龙,张根杰,刘定忠,叶造春,苏仁和;不施药条件下转基因抗虫棉的种植表现[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2年05期 |
16 |
秦引雪;山西抗虫棉田棉花害虫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J];江西植保;2005年04期 |
17 |
杭舟;;棉铃虫连续取食17代,抗虫棉抗性下降70%,专家指出:抗虫棉抗性风险加大[J];农药市场信息;2007年16期 |
18 |
赵俊兴;陈耀锋;邢宏宜;许育斌;袁娟妮;;棉花品种对红叶茎枯病的影响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
19 |
贾印财;;棉盲蝽象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J];吉林农业;2010年08期 |
20 |
左开井,张献龙,聂以春,刘金兰,唐克轩;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性与农艺性状的关系[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