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热带西太平洋对流与长江中下游降水关系的研究
【摘要】:正 1.引言我国东部夏季旱涝灾害频繁发生,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异常及其成因问题备受关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作为东亚夏季风的主要成员,直接影响我国东部夏季降水雨带分布和旱涝异常。而西太平洋暖池及其上空的对流加热异常对东亚夏季风和副高的位置和强度有显著的影响。显然,副高同时与热带对流和长江中下游降水都有很密切的关系,但副高以什么样的具体变化起到联系这两者的桥梁作用,目前尚不十分清楚。
|
|
|
|
1 |
刘飞;何金海;姜爱军;;亚洲夏季西风指数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关系[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
2 |
钱代丽;管兆勇;王黎娟;;近57a夏季西太平洋副高面积的年代际振荡及其与中国降水的联系[J];大气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
3 |
左志燕;张人禾;;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春季土壤湿度的联系[J];科学通报;2007年14期 |
4 |
孙在斌;谢世友;何冬晓;邓晓军;;山东省旱涝灾害的特征及成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4期 |
5 |
曾刚;倪东鸿;李忠贤;李春晖;;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研究进展[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9年03期 |
6 |
陈小婷;李双林;李国平;;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增暖对东亚夏季风趋势的相反影响[J];大气科学学报;2010年05期 |
7 |
黄荣辉;陈际龙;黄刚;张启龙;;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准两年周期振荡及其成因[J];大气科学;2006年04期 |
8 |
张志华;黄刚;;不同类型El Nino事件及其与我国夏季气候异常的关系[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
9 |
杨建平,丁永建,陈仁升,刘俊峰;亚洲季风与中国干湿、农牧气候界线之关系[J];地理科学;2005年04期 |
10 |
闵锦忠,李春,吴芃;夏季热带西太平洋对流与长江中下游降水关系的研究[J];大气科学;2005年06期 |
11 |
赵亮;丁一汇;;东亚夏季风时期冷空气活动的位涡分析[J];大气科学;2009年02期 |
12 |
王慧;姚建群;施春红;陈伯民;;夏季风强度与梅雨异常的对应关系[J];高原气象;2008年S1期 |
13 |
黄士松,汤明敏;论东亚夏季风体系的结构[J];气象科学;1987年03期 |
14 |
刘晓东,田良,韦志刚;青藏高原地表反射率变化对东亚夏季风影响的数值试验[J];高原气象;1994年04期 |
15 |
朱锦红
,王绍武;中国东部夏季降水80年振荡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英文)[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1年05期 |
16 |
孙颖,丁一汇;青藏高原热源异常对1999年东亚夏季风异常活动的影响[J];大气科学;2002年06期 |
17 |
魏海茹;李冬梅;;运城市极端旱涝灾害成因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
18 |
潘敖大;孙照渤;;长江中下游夏季雨带分型及其年代际变化Ⅰ:统计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
19 |
宋燕;张菁;李智才;赵平;;青藏高原冬季积雪年代际变化及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J];高原气象;2011年04期 |
20 |
张清;东亚夏季风年际变化对中国旱涝及水资源的影响[J];陕西气象;1998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