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上升对江苏沿海潮波影响研究
【摘要】:运用东中国海潮波模型,对海平面上升后东中国海的潮波运动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权威的IPCC报告,选取了模拟过程所需的海平面上升量,模拟了8个主要的分潮。根据模拟结果绘制了分潮同潮图,并与现有分潮的同潮图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关于潮波传播的变化普遍来说,海平面上升,分潮迟角减小;而海平面上升后分潮迟角变大的海域都在无潮点附近,且相应的海域的面积有限;2)就江苏海岸而言,海平面上升后,M2、S2、K1和O1的无潮点相对于现有的无潮点位置均向东南方向偏移。随着海平面上升的幅度变大,无潮点移动的距离也越大;3)就江苏海岸,海平面上升后,最大可能潮差的变化以吕四为界,以北潮差增大,以南到长江口潮差反而减小。
|
|
|
|
1 |
高焕臣;彭垣;;海平面多年变化的研究方法[J];海岸工程;1991年03期 |
2 |
刘家润,杨湘宁,施贵军;台地相剖面不同时期海平面早期上升相对快慢的评估方法[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
3 |
杨建明,赵希涛;有关海平面变化研究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J];海洋通报;1989年01期 |
4 |
韩有松,孟广兰;胶州湾地区全新世海侵及其海平面变化[J];科学通报;1984年20期 |
5 |
刘以宣,詹文欢,陈欣树,陈俊仁,陈特固,许时耕;南海輓近海平面变化与构造升降初步研究[J];热带海洋学报;1993年03期 |
6 |
常征,巴兰春;消除海平面变化中“干扰”因子影响的“绝对方法”[J];海洋通报;1983年03期 |
7 |
G.Shanmugam;R.I.Moiola;丁禾;;海平面升降对鈣屑浊积岩的控制作用[J];海洋石油;1984年06期 |
8 |
郑大伟,虞南华;上海地区海平面上升趋势的长期预测研究[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1996年00期 |
9 |
李坤平;房宪英;刘丽惠;曾宪模;;海平面变化对黑潮变异的响应[J];海洋科学进展;1993年04期 |
10 |
于道永;中国沿岸现代海平面变化及未来趋势分析[J];海洋预报;1996年02期 |
11 |
李荣西,魏家庸,杨卫东,郭庆军;用~(87)Sr/~(86)Sr研究海平面变化与全球对比问题[J];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06期 |
12 |
贾强;吕大炜;;山东聊城石炭二叠系层序划分及海平面变化响应[J];西北地质;2009年02期 |
13 |
张栋;孙波;柯长青;唐学远;崔祥斌;张向培;郭井学;;南极冰盖物质平衡与海平面变化研究新进展[J];极地研究;2010年03期 |
14 |
李增学;魏久传;王明镇;李守春;;华北南部晚古生代陆表海盆地层序地层格架与海平面变化[J];岩相古地理;1996年05期 |
15 |
陈特固,杨清书,徐锡祯;广东沿海相对海平面变化特点[J];热带海洋;1997年01期 |
16 |
王正涛,李建成,晁定波,姜卫平;利用卫星测高数据研究海面高月异常变化与厄尔尼诺现象的相关性[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4年08期 |
17 |
程旭华;;海平面变化及其对广东沿海环境的影响[J];水产科技;2008年04期 |
18 |
蒋涛;李建成;王正涛;金涛勇;陈明;;联合Jason-1与GRACE卫星数据研究全球海平面变化[J];测绘学报;2010年02期 |
19 |
高家镛,何昭星,张金通;我国近代海平面变化与沿岸地壳升降的关系[J];台湾海峡;1993年03期 |
20 |
王绍鸿,杨建明,曾从盛,吴学忠,俞鸣同;福建沿海晚更新世以来的海平面变化[J];台湾海峡;199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