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君利;林先贵;褚海燕;尹睿;张华勇;苑学霞;朱建国;;土壤微生物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研究[J];土壤通报;2006年03期 |
2 |
宋生武;;修复受损土壤的良药——斐特牌生态调理肥[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09年03期 |
3 |
万淑婉,陈哲忠;中国东南部红壤旱地种植系统的生物学及其应用研究——Ⅳ红壤荒坡种草的土壤微生物区系与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0年02期 |
4 |
万淑婉
,陈哲忠;红壤荒坡种草的土壤微生物区系与土壤酶活性的动态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1年06期 |
5 |
郑超;刘月廉;谢治国;谭中文;;菠萝-甘蔗轮作制度对甘蔗生长及土壤生态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年01期 |
6 |
谭周进;肖启明;祖智波;;旅游踩踏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土壤微生物区系及活性的影响[J];土壤学报;2007年01期 |
7 |
南志强;李梦寒;刘宗磊;陈芝兰;;西藏拉屋矿山土壤微生物的分布特征[J];西藏科技;2009年12期 |
8 |
董艳;鲁耀;董坤;汤利;;轮作模式对设施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0年01期 |
9 |
郑超,谭中文,刘可星,廖宗文,刘月廉,廖愉朗;不同覆盖条件下甘蔗土壤微生物区系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10 |
吕卫光;杨广超;沈其荣;张春兰;诸海焘;余廷园;;有机肥对连作西瓜生长和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2006年04期 |
11 |
沈荔花;郭琼霞;林文雄;陈颖;黄振;;加拿大一枝黄花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04期 |
12 |
陈振华;陈利军;武志杰;;转基因作物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J];土壤通报;2008年04期 |
13 |
吴海燕;范作伟;刘春光;王海玲;周平;刘武仁;;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玉米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J];玉米科学;2008年04期 |
14 |
林雁冰;薛泉宏;;施氮量对玉米根区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9年04期 |
15 |
高旭红;何松涛;官会林;唐蜀昆;李文均;陈晓波;;香石竹设施栽培根际土壤微生物区系的16SrRNA系统遗传多样性[J];微生物学报;2011年06期 |
16 |
万淑婉,陈宝庆,黄国勤,戚昌瀚,陈哲忠,向述荣;中国东南部红壤旱地种植系统的生物学及其应用研究——Ⅱ.红壤荒坡种草的微生物区系与作物生产潜力的初步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
17 |
万淑婉
,陈宝庆
,黄国勤
,戚昌瀚
,陈哲忠
,向述荣;红壤荒坡种草的微生物区系与作物生产潜力的初步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1年06期 |
18 |
周奇迹;;嘉兴市桑园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研究 (1)桑品种对土壤真菌和放线菌活菌量的影响[J];蚕桑茶叶通讯;1992年02期 |
19 |
徐诚蛟,徐凤花,夏清梅,国洪艳,张苗;抗生-促生多功能菌剂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及氮素转化的影响[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
20 |
周启,梁蓉芳;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土壤放线菌生态分布的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89年S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