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工程大肠杆菌生产番茄红素
【摘要】:正番茄红素是一种红色的类胡萝卜素,它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作用是β-胡萝卜素的3倍、维生素E的100倍,是目前自然界中已发现的最强抗氧化剂。在医学上,番茄红素具有防癌、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和增强人体免疫等功能。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中。至今为止,番茄红素的生产主要有番茄提取法、化学合成及微生物发酵法。三孢布拉氏霉菌发酵法是目前生产番茄红素的主要方法。虽然大肠杆菌本身不能合成番茄红
|
|
|
|
1 |
王罗新,杜宗良,李瑞霞,吴大诚;番茄红素在大豆油中的热异构化动力学[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4年03期 |
2 |
王伟华,于国萍;番茄红素在食用调和油中的稳定性的探讨[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4年03期 |
3 |
;大孔树脂提取番茄红素[J];技术与市场;2006年07期 |
4 |
邱伟芬,王娟,徐文蕴;番茄红素对食用油脂抗光敏氧化作用的研究_注[J];中国粮油学报;2002年03期 |
5 |
邱伟芬,王娟,徐文蕴;番茄红素在油脂氧化时的稳定性初探[J];食品科学;2003年01期 |
6 |
;番茄红素的产业化开发[J];技术与市场;2008年03期 |
7 |
王永生,王见冬,袁其朋,秦敬改,钱忠明;菌体形态对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的影响[J];微生物学通报;2003年06期 |
8 |
王永生,袁其朋,秦敬改,钱忠明;小分子效应物对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3年05期 |
9 |
;信息速递[J];江苏食品与发酵;2007年01期 |
10 |
邓书平;;番茄红素萃取优化工艺条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
11 |
张希波;刘洪海;张晓丽;杜平;;番茄红素化学合成的研究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2009年01期 |
12 |
贾亚伟;丁玉;孟仕平;朱红菊;;番茄红素的生理功能和生产工艺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8期 |
13 |
赵兰坤;邢芳芳;张春宇;;番茄红素的发酵生产及功能研究进展[J];发酵科技通讯;2011年03期 |
14 |
包有霞;陈碧霄;闫震;丛君;石皛;闫海;;沼泽红假单胞菌的培养和生产番茄红素的优化控制[J];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09年05期 |
15 |
冯亦平;王岩花;;工程菌累积番茄红素条件的优化[J];农业与技术;2010年01期 |
16 |
贾欣欣;张帅;李亮;蒙鸿宇;贾瑞智;;南瓜中番茄红素的提取方法研究[J];广州化工;2009年09期 |
17 |
王见冬,王永生,袁其朋,张琪,钱忠明;吡啶类化合物对三孢布拉氏霉菌代谢途径的影响[J];现代化工;2003年S1期 |
18 |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番茄红素研究新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0年05期 |
19 |
余善鸣;孙强;姚旭;王宪青;;富含番茄红素植物油的研究[J];中国油脂;2006年01期 |
20 |
杜为民;田小娟;裴会红;陈娜;郑彩霞;;葡萄糖、谷氨酸钠对番茄红素提取率的影响研究[J];食品科技;2007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