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元红;庄卫东;高文贵;胡运生;何涛;何华强;;硼酸对亚微米级Ca_3Sc_2Si_3O_(12):Ce绿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的影响[J];物理学报;2010年11期 |
2 |
王飞;张金朝;宋鹂;;助熔剂法合成Gd_2O_2S∶Tb荧光粉[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8期 |
3 |
别国军;柴生勇;刘波;周瑞;薛云娜;刘琼妮;;蓝光材料9,10-二(β-萘基)蒽的合成与光谱分析[J];液晶与显示;2007年03期 |
4 |
王飞;张金朝;宋鹂;;ZnO掺杂对Gd_2O_2S∶Tb晶体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2007年05期 |
5 |
杨定宇;蒋孟衡;杨军;何修军;;有机薄膜发光器件的研究进展[J];半导体技术;2007年06期 |
6 |
徐光青;郑治祥;汤文明;吴玉程;;热处理气氛对铈离子掺杂SiO_2发光性能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7年03期 |
7 |
李大光;陈平清;李铁虎;赵丰华;傅维勤;黄林源;蔡伟贤;;ZnS:Mn荧光粉的溶剂热法制备及其发光性能[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
8 |
李晓斌,刘丁,郭军献,张晓晖;真空退火炉的建模与优化[J];控制与决策;2005年02期 |
9 |
胡典文,伍乃娟,沈电洪,齐上雪,谢侃;真空退火超导材料Ba_2Y_1Cu_3O_(7—δ)的光电子能谱研究[J];科学通报;1988年14期 |
10 |
张伟斌;高纯铝箔的真空退火[J];电子元件与材料;1985年02期 |
11 |
李祈兴;苏水祥;陈冠廷;赖有豪;横山 明聪;;生长在钨丝上的碳纳米管发射显示阴极(英文)[J];电子器件;2008年01期 |
12 |
袁柱良;于宗强;夏安英;谭松庭;;含联苯PPV和柔性间隔基液晶性共轭聚合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能研究[J];液晶与显示;2006年04期 |
13 |
孙兴民;;卤磷酸钙荧光粉各组分对发光性能的影响[J];中国照明电器;2009年08期 |
14 |
沈吉明;电极用金属的功函数对OLED发光性能的影响[J];光电子技术;2002年02期 |
15 |
刘雄飞,肖剑荣,简献忠,高金定;真空退火对a-C:F:H薄膜的结构与光学带隙的影响[J];真空科学与技术;2004年05期 |
16 |
李宝铭,吴洪才,李晓奇,董发昕;PMOCOPV/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能[J];半导体光电;2005年05期 |
17 |
王娟娟;宋羽;李予晋;袁曦明;;ESEM研究超声分散对稀土绿色荧光粉体晶型及其发光性能的影响[J];电子显微学报;2006年S1期 |
18 |
黄金昭;徐征;赵谡玲;张福俊;;有机量子阱发光的研究[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6年05期 |
19 |
李周;杨宝芳;屈玉珍;艾碧蓉;;H62黄铜片的光亮软化退火[J];光电工程;1984年02期 |
20 |
刘雪峰,黄德修,李再光;具有稳定封装结构的1.3μm InGaAsP行波半导体光放大器[J];光通信技术;1993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