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罗达玲,杨健明,余君岳;热释光剂量响应的统计学描述[J];核技术;1996年07期 |
2 |
唐强,张纯祥,梁宝鎏,李德卉,陈晶亮,罗达玲;SrSO_4:Eu磷光体的热释光特性[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4年03期 |
3 |
李国桢,罗达玲,张纯祥,张建辉,梁今明;MgSO_4:Dy,Mn磷光体的热释光和ESR特性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
4 |
刘小伟,罗达玲,张纯祥;热释光剂量响应与升温速率的相关性[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
5 |
熊正烨,张纯祥,唐强;掺钇钨酸铅晶体的热释光和光释光[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6 |
刘明达,孟宪梁;断层泥的热释光测年效果[J];核技术;1988年11期 |
7 |
唐强,张纯祥,罗达玲,陈立新;热释光发光谱的三维测量系统[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
8 |
杨文襄,陈用烈,赖光赐,钱保功;辐照聚乙烯热释光的发光机理与聚乙烯多重转变[J];科学通报;1974年05期 |
9 |
郑荣章,计凤桔,李建平;火山岩热释光测年述评[J];地震地质;2000年S1期 |
10 |
李秉成,孙国梁;黄土和古土壤的热释光测年[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
11 |
郑公望,朱忠礼,任秀生,田昭舆;热释光:沙土标本与剂量计的差异[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2年02期 |
12 |
郑公望,朱忠礼,任秀生,田昭舆;热释光在油气勘查中的应用研究与进展[J];自然科学进展;2003年09期 |
13 |
卢演俦,张景昭,赵华;第四纪沉积物热释光测年中古剂量的测定方法[J];核技术;1991年02期 |
14 |
熊艳玲;张艳萍;王暄;;光子计数器的研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7年02期 |
15 |
郑圻森,曹家敏;热释光测量方法在寻找砂岩型铀矿床中的应用[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0年01期 |
16 |
李虎侯;马兰黄土的形成年龄 Ⅱ.洛川剖面的热释光研究[J];科学通报;1986年05期 |
17 |
刘波,施朝淑,张庆礼,郭常新;GdVO_4:Eu~(3+)的热释光研究[J];发光学报;2002年04期 |
18 |
杨文襄,钱关英,赖光赐,钱保功;辐照高聚物的热释光——Ⅰ.γ-辐照聚乙烯的释光峯及其活化能的测定[J];高分子学报;1965年02期 |
19 |
王维达,周智新;热释光测定年代中用TLD测量α年剂量研究[J];科学通报;1983年13期 |
20 |
魏宗英,何崇藩,殷之文;BGO晶体辐照损伤的热释光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1988年Z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