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CT普查——疾病分期与肿瘤大小的关系
【摘要】:正背景:肺癌分期与肿瘤直径的关系已被证实是一个预后指标,因此被纳入1986年肺癌分类的国际系统。近年来由于CT飞速发展,人们可以诊断出更小的肺癌,于是有人提倡对Ⅰ期肺癌进一步分期,即根据肿瘤直径小于还是大于30mm,将无确切远处淋巴结转移的病例(Ⅰ期病例)细分为ⅠA和ⅠB期。在诊断无症状(即潜伏)的肺癌时,CT普查的开展使人们考虑肿瘤大小的预后价值。在此我们对CT普查诊断的无症状潜伏型肺癌作了分期与大小关系的报道。方法:按照国际早期肺癌行动计划的普查章程,我们对28689人作基线和重复普查,共464名早期肺癌患者获诊,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36名,小细胞肺癌患者28名。描述每一例普查诊断的肺癌病例的根据是肿瘤直径大小、密度和是否有可鉴定的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灶。条件允许时,肿瘤的大小定为病理标本的平均长度和宽度;否则就根据离获诊时间最近的一次CT图象而定。根据同一CT图象,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