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药及中药对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摘要】:简要叙述了人体肠道菌群失调诱因和为害,介绍了目前一些防治肠道菌群失调的中药及其作用机制,展示了中药的应用前景。
|
|
|
|
1 |
申梅淑,宋明勋,张淑芹;五味子对肝硬化大鼠及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林副特产;2003年01期 |
2 |
张亚超,王沛,王仁杰,孙晓莉,刘颖,张亚梅;肠道菌群失调对小鼠脾脏的影响[J];华北国防医药;2005年04期 |
3 |
梁仲惠,梅永红;肠道菌群失调与消化系疾病[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
4 |
施中凯,胡晓丽,张晓丽,崔刚,宋淑贤,李丽秋,李俭;纳米中药女贞子复方制剂对激素造成小鼠肠道菌群失调调整作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5年01期 |
5 |
李平兰,时向东,吕燕妮,江志杰,沈清武,马长伟;常见中草药对两种肠道有益菌体外生长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
6 |
唐铁军,别平华;三承气汤对里实证模型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山东中医杂志;2004年02期 |
7 |
黄文强;施敏峰;宋晓平;苏国强;;使君子化学成分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8 |
肖一红,刘思当,李向群,成子强,丁宝君;水溶性甲壳胺体外抑菌活性的试验研究[J];畜牧与兽医;2004年04期 |
9 |
林红;大黄防治细菌易位的研究进展[J];西南国防医药;2002年02期 |
10 |
蒲春霞;五倍子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J];现代临床医学;2005年02期 |
|
|
|
|
|
1 |
申梅淑,宋明勋,张淑芹;五味子对肝硬化大鼠及肠道菌群的影响[J];中国林副特产;2003年01期 |
2 |
许剑琴,张克家;中药疗法与动物微生态[J];动物医学进展;2001年01期 |
3 |
陈炳华,余望,刘剑秋;山莓茎叶香豆素成分的初步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
4 |
韩新燕,汪以真,许梓荣,郭勇;新型饲料添加剂—壳聚糖[J];饲料研究;2000年08期 |
5 |
任丽虹,郝立君,段国新,王洁,庞建华,宋淑民,杨宝峰,任秋实;五倍子、蜈蚣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3年06期 |
6 |
孙纪录,贾英民,田洪涛,桑亚新;一种简便的选择性双歧杆菌培养基[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3年04期 |
7 |
李妍,张兰威;原生菌与人类健康[J];粮油食品科技;2001年04期 |
8 |
桂彪;肠道菌群与乳果糖研究新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1998年06期 |
9 |
梁盆生;女贞子五倍子止血散在痔科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4年07期 |
10 |
陈超群,任林,吴移谋,薛金花;壳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00年06期 |
|
|
|
|
|
1 |
唐志鹏,许鑫梅;中药防治消化性溃疡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新中医;2000年03期 |
2 |
董柏英;;中药生霉的防治[J];辽宁中医杂志;1988年03期 |
3 |
郝庆功;王承兰;;10种常用中药对新分离的痢疾杆菌药物敏抗实验观察[J];山东中医杂志;1991年03期 |
4 |
吴红梅,赵健雄,白德成,王学习,朱玉真;中药防治镍心肌细胞毒性的作用机制[J];中国公共卫生;2004年08期 |
5 |
李伟;沈明勤;陆晓晖;;中药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3期 |
6 |
温而良;治疗和预防瘧疾的中药[J];中国中药杂志;1959年02期 |
7 |
吕真,倪国华,林翼金,杭梅琴;中药防治老年人顺铂肾毒性31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05期 |
8 |
郭丽双,杨旭东,胡静,蔡子微,杨景云;中药“神曲”对肠道菌群失调小鼠调整和保护作用的观察[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5年03期 |
9 |
杨宜婷;赖卓胜;蒋丽;;常欣卫口服液对肠道菌群影响的实验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
10 |
陈保红;李寅超;赵宜红;;中药防治支气管哮喘的现代药理学研究进展[J];医药论坛杂志;2006年1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