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的合成、性能及其氮氧化物的探索研究
【摘要】:研究了2,4,6-三(3',5'-二氨基-2',4',6'-三硝基苯胺)-1,3,5-三嗪(简写PL炸药的合成反应工艺条件,采用红外、质谱等分析手段对分子及其中间体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PL炸药的热安定性、机械感度、爆轰能量等数据,评估了其综合性能,探索了PL氮氧化物的合成方法。
|
|
|
|
1 |
殷雅侠,徐赛龙,张续柱,肖忠良;无壳弹发射药的吸湿性和热安定性研究[J];含能材料;2000年01期 |
2 |
小川辉繁;福山郁生;卞兰云;;各国ANFO和浆状炸药热安定性规则的现状[J];爆破器材;1988年06期 |
3 |
谢展芳;;液压油添加剂配伍性研究——热安定性考察[J];润滑油;1988年04期 |
4 |
许世海;吴慧娟;刘晓;秦敏;;菜籽油生物柴油的热安定性和清净性研究[J];中国油脂;2009年02期 |
5 |
;酯类合成润滑油(续四)[J];合成润滑材料;1994年02期 |
6 |
欧育湘,叶玲,王建龙,陈博仁;新型多叠氮磷酸酯的热安定性及其热分解机理[J];火炸药学报;2004年01期 |
7 |
杨万均;魏小琴;黄文明;余淑华;;HTPB类推进剂热安定性的共性规律研究[J];装备环境工程;2011年03期 |
8 |
黄浩川;羧甲基纤维素氮化铅晶体生长过程及其热安定性[J];兵工学报;1980年02期 |
9 |
松全才;;研究炸药贮存热安定性时的几个问题[J];爆破器材;1982年04期 |
10 |
范启明,米镇涛,张香文,于燕;提高航空燃料热安定性的研究进展[J];石化技术与应用;2002年04期 |
11 |
黄亨建,董海山,舒远杰,郝莹,王晓川;HMX中晶体缺陷的获得及其对热感度和热安定性的影响[J];含能材料;2003年03期 |
12 |
宋长忠;荀华;沈炳耘;;劣质混煤热安定性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13 |
陈博仁,肖鹤鸣,李永富;含N-NO和偕二硝基的八圆环炸药的合成、性质及其电子结构[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8年09期 |
14 |
郭永胜;何龙;;超临界条件下吸热型碳氢燃料氧化安定性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7年02期 |
15 |
刘婕;曹文杰;薛艳;王树雷;贺泽臣;;煤基喷气燃料发展动态[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8年02期 |
16 |
陈捷,张孝仪,陈松林,程克梅,周建华,王晓川,刘家彬;BTF变色对其热安定性和与PVB等相容性的影响[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1年04期 |
17 |
;第一次火炸药热安定性专题报告会在北京召开[J];火炸药;1979年04期 |
18 |
刘慧君;杨林;曹端林;;4-硝基咪唑的合成工艺及其热安定性[J];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19 |
樊瑞君,王煊军,刘代志;含能材料热安定性及热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4年02期 |
20 |
刘进全,欧育湘,金韶华,陈博仁;溶剂及温度对ε-HNIW晶型及热安定性的影响[J];火炸药学报;200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