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装仿生构建具有NO自催化生成功能的含硒人工血管材料
【摘要】:正心血管类疾病是目前发病率、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血管移植是治疗此类疾病的主要方法。但人工构建小口径人工血管,由于缺乏抗凝血性能,面临着移植后内膜增生及急性血栓等问题。一氧化氮(NO)是一种内皮源性舒张因子,是有效的抗血小板凝结剂,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粘附以及血管平滑肌的增生。天然血管中,血管内皮细胞可在各种生理环境下合成释放NO,而人工构建血管缺乏内皮细胞层,无法有效释放NO,进而抗凝血能力较差,易于发生内膜增生。因此,仿生构建NO控释的人工血管具有研究意义和实用前景。
|
|
|
|
1 |
宋玉林;郑启新;吴永超;郭晓东;;新型两亲性肽自组装成凝胶的实验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9年03期 |
2 |
宋玉林;郑启新;郑剑锋;;新型两亲性肽诱导血管生成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0年01期 |
3 |
肖锋;吴永超;郑启新;宋玉林;;含IKVAV肽体内诱导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7年01期 |
4 |
王磊;白薇;冯海兰;贾欣茹;;自组装寡肽分子T2的体外矿化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7年04期 |
5 |
朱伟;王欣宇;徐鹏;翁云飞;;AZ91D镁合金表面诱导矿化磷灰石层的研究[J];广州化工;2010年06期 |
6 |
刘群峰;原波;;多肽水凝胶的研究进展[J];现代化工;2011年02期 |
7 |
倪中华,易红,王跃轩,顾兴中;预防心血管再狭窄纳米颗粒载药涂层支架的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
8 |
陶涛;钟满森;余连德;;检测腹蛇毒的压电免疫传感器的研究[J];上海生物医学工程;2005年04期 |
9 |
吴永超;郑启新;宋玉林;杜靖远;吴斌;;活性多肽IKVAV纳米纤维凝胶的自组装及其生物相容性检测[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33期 |
10 |
徐会法;邵增务;吴永超;邓超;俞旭东;丁凡;张保龙;徐蔚蔚;;自组装IKVAV多肽纳米纤维支架凝胶及其对嗅鞘细胞的作用[J];生物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
11 |
缪煜清,官建国;压电晶体生物传感器用于细菌内毒素的检测[J];压电与声光;2003年03期 |
12 |
陈彦田,刘天庆,薛长颖,刘洋;生物材料纳米形貌表面对微生物细胞——荧光假单胞菌特性的影响[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5年03期 |
13 |
杨新林;解馨;;聚肽类组织工程材料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5年12期 |
14 |
张航与;罗涵琳;郑青;赵晓军;;RADA16-I纳米短肽水凝胶力学强度的调控[J];材料导报;2009年08期 |
15 |
文德;刘妙丽;;自组装制备磁性复合微球聚集体[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16 |
曹俊;陈元维;陈年操;罗祥林;;溶剂挥发法制备磷脂-聚乳酸纳米粒子及其性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08期 |
17 |
王振林,闫玉华,万涛;羟基磷灰石/胶原类骨仿生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机理[J];生物技术通讯;2004年05期 |
18 |
黄兆龙,何英,蔡群,龙云惠;钙镁离子对胶原自组装的影响[J];红河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
19 |
宋静荣;吕刚;刘亮;;5-氟尿嘧啶载自组装水凝胶纳米粒的制备及体外释放[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7年05期 |
20 |
陈诚;陈俊英;李全利;黄楠;;钛表面自组装牛血清白蛋白以控制血小板粘附行为的研究[J];功能材料;200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