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营养化湖泊水体植物修复及其研究进展
【摘要】:日益严重的湖泊富营养化,不仅降低了水体使用功能,也使湖泊生态系统日趋退化,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水体修复技术中,水生植物修复因成本低、效益好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单纯通过植物水体修复并不能达到人们预设的效果,归根结底,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治理应有效地将湖泊基底改良与水体净化措施相结合。本文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利用水生植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成果,分析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修复中水生植物的优良生物学特征和水生植物修复的优越性;归纳植物水体修复的机理及其最新的研究进展、动态及发展方向。同时,针对我国目前用于水体修复的水生植物的现状,评价其可能存在的生态风险,为治理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中水生植物的遴选、推广应用及水体生态系统植物修复实践工程提供理论依据。
|
|
|
|
1 |
乔建荣,任久长,陈艳卿,宋福;常见沉水植物对草海水体总磷去除速率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6期 |
2 |
刘淑媛,任久长,由文辉;利用人工基质无土栽培经济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
3 |
刘建康,谢平;揭开武汉东湖蓝藻水华消失之谜[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年03期 |
4 |
封福记,杨海军,于智勇;受损河岸生态系统近自然修复实验的初步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
5 |
李大成;吕锡武;纪荣平;;受污染湖泊的生态修复[J];电力环境保护;2006年01期 |
6 |
高建华;杨桂山;欧维新;;互花米草引种对苏北潮滩湿地TOC、TN和TP分布的影响[J];地理研究;2007年04期 |
7 |
万志刚,沈颂东,顾福根,张敏,孙中林,杨勇,徐光磊,孙丙耀;几种水生维管束植物对水中氮、磷吸收率的比较[J];淡水渔业;2004年05期 |
8 |
宋长青,冷疏影,吕克解;地理学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学科地位及重要作用[J];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03期 |
9 |
张林海;曾从盛;仝川;;闽江河口湿地芦苇和互花米草生物量季节动态研究[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8年02期 |
10 |
陈锡涛,叶春芳,杉辛野,王伟;水生维管束植物自屏对水质净化资源化效应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199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