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方法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山西省大气环境污染特点,提出适合山西省的大气环境容量核定过程。同时提出了各污染源的污染物分配方案。即通过对A-P、A-S得出A-P-S的分配方法。同时把污染源的分配结果带入到相应的大气模型进行验证,在满足控制区域环境质量的要求下,得出各污染源的允许排放量,即为目前各污染源的控制排放量。各污染源允许排放量的总和既为总量控制目标,相应的经过A -P-S分配及模型验证的结果即为各污染源的控制目标的分配情况。
|
|
|
|
1 |
向可宗;工业区大气环境容量的分析探讨[J];气象;1989年09期 |
2 |
张书海,沈跃文;淮阴城区大气环境容量初步研究[J];环境与开发;1999年04期 |
3 |
周汝鑫,孟宪文,俎铁林;贵阳市大气环境容量研究[J];贵州环保科技;1993年01期 |
4 |
张军;;基于修正A值法的西安市大气环境容量估算[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01期 |
5 |
于泊蕖;吕树芳;赵丰;;煤炭城市工业区大气环境容量分析[J];煤炭技术;2010年04期 |
6 |
张少骞;蔡靖;陈柏言;;基于A值法测算长春市大气环境容量的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11年02期 |
7 |
万群;汪铁;;多源高斯模型下岳阳市的大气环境容量研究[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8 |
张如春;冯向阳;;普洱市大气环境容量核定研究[J];电力环境保护;2008年02期 |
9 |
王娟;马青兰;;大气环境容量的管理与利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09期 |
10 |
安兴琴,陈玉春,吕世华;兰州市城区冬季TSP容许排放总量的估算[J];中国环境科学;2003年01期 |
11 |
马晓力;;苏南古镇大气环境容量修正模型[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8年11期 |
12 |
孙炳彦,黄秉禾;某市不同地区大气环境容量、允许排放量的初算及其应用[J];环境科学;1981年04期 |
13 |
马晓力;王文勇;;川西古镇大气环境容量计算模型[J];四川环境;2006年01期 |
14 |
吕明明;李志华;邓洪艳;;牡丹江市大气环境容量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07期 |
15 |
林积泉,王伯铎,马俊杰,唐晓兰,赵丹;能源重工业区大气环境容量与大气环境整治研究[J];环境工程;2005年04期 |
16 |
吕洪良;张秀霞;赵朝成;;区域环评中大气环境容量估算的研究进展[J];电力环境保护;2006年06期 |
17 |
李海晶;;大气环境容量估算及总量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J];四川环境;2007年01期 |
18 |
赵幽竹;;临汾市大气环境容量预测研究[J];山西化工;2007年03期 |
19 |
刘中伟;;汕尾市大气容量测算[J];环境;2009年S1期 |
20 |
钟志明;;平朔矿区SO_2的大气环境容量研究[J];煤炭工程;2011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