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气的产生机理与净化技术
【摘要】:汽车尾气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研究汽车尾气的产生机理及其主要有害组分,采取有针对性的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对保护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和人们身体健康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在汽车尾气中,除了两种最终氧化物(CO2和H2O)外,还有CO、未燃尽的碳氢化合物以及高温燃烧时产生的NOx等有害气体;空气和燃料的混合比(空燃比),是影响汽车尾气污染物含量的最基本因素。汽车尾气净化概括为机内净化与机外净化两大类。
|
|
|
|
1 |
白玉萍,李君,范雪云,姚三巧,蒋守芳,金玉兰;某市交通废气污染对交警染色体损伤作用[J];癌变.畸变.突变;2005年04期 |
2 |
陈琪琳;北京市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和对策[J];北京社会科学;1997年03期 |
3 |
冯国胜,吴文江,赵金生,郑明军;汽车发动机排放污染分析及对策[J];车用发动机;1997年04期 |
4 |
陈金平;福州市机动车污染及其控制对策[J];福建环境;2001年02期 |
5 |
周志翔,徐永荣;汽车颗粒物污染的生态影响与公路绿带的屏障作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0年S1期 |
6 |
于庭云,邵凤芹,秦石;柴油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制备与评价[J];抚顺石油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
7 |
郑育英,邓淑华,黄慧民,周立清,余双平;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
8 |
魏伟,史庆南,魏坤霞;汽车尾气三元净化催化剂的研究新进展[J];贵金属;2002年02期 |
9 |
王艳,王金达,张学林;城乡结合部土壤的元素污染及其防治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2年04期 |
10 |
蒙衍强,唐献兰,赵临远;稀土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在汽车尾气净化中的应用[J];广西化工;1999年04期 |
|
|
|
|
|
1 |
石振源,李一凡,李东芳;乌鲁木齐市汽车尾气污染状况调查[J];干旱环境监测;1991年02期 |
2 |
顾其顺,陈宏德,况荣祯,刘文娥;汽车排气净化催化剂三效性能的研究[J];环境化学;1993年02期 |
3 |
韩志雄,邢玉兰,全宝玲,李国香,马桦;北京市汽车污染分担率的研究[J];环境科学;1992年03期 |
4 |
穆卫亮;;大气中光化学反应与污染物的转化[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0年06期 |
5 |
张大庆,孙作霖;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的发展、现状及前景[J];上海环境科学;1994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