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和“环评”技术互动初探——以团泊新城总体规划环评为例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案例剖析,论述环评如何在早期就介入规划,并在规划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实现与规划的互动、使规划环评所提建议落到实处,这样也可使规划环评得以保质保量的完成,且不至于延迟规划的进程,从而实现"规划"与"环评"的双赢。
|
|
|
|
1 |
陈诚;;中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比较与评析[J];科技信息;2010年05期 |
2 |
黄剑东;;浅谈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公众参与[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
3 |
叶龙;尹军;吴相会;王晓玲;;次贷危机对我国环保产业的启示[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9年09期 |
4 |
张青;张建洲;周国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不足及其完善建议[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
5 |
杨运华;;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若干问题与对策[J];工程设计与研究;1996年04期 |
6 |
王伟慧;;浅谈如何协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保护验收的关系[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06期 |
7 |
杜云枝;浅议环境与人类的关系[J];水利电力劳动保护;1994年03期 |
8 |
彭文胜;邵水水环境现状分析评价[J];湖南水利水电;1999年04期 |
9 |
欧阳俊;局地污染对大气自动监测数据的影响[J];福建环境;1999年02期 |
10 |
赵绪云,何绍凯;重庆市城市污染治理市场化的对策建议[J];重庆环境科学;2000年04期 |
11 |
黄雄健;汽车排放污染的控制[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
12 |
张兴辽,王文卿,姚瑞增;河南矿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若干建议[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0年05期 |
13 |
缪伟;翻车机煤粉尘治理分析及建议[J];四川电力技术;2000年05期 |
14 |
张敬波,杨国安;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特征及开发利用建议[J];新疆环境保护;2000年04期 |
15 |
范昆仑;“绿色设计”与传统设计的比较分析[J];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
16 |
吴文良;我国不同类型区生态农业县建设的基本途径与典型模式[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0年02期 |
17 |
王祖望;对我国生态学在本世纪初(2000-2010)发展的几点建议[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
18 |
单志欣,郑振虎,邢红艳,刘义豪,靳洋,刘晓波;四十里湾养殖水域环境监测及分析[J];齐鲁渔业;2001年04期 |
19 |
李清雷;洛阳石化化纤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其改进措施[J];洛阳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
20 |
张涛,马君;浅析呼和浩特市大气SO_2发展趋势及防治对策[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