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钒钢渣亚熔盐法提钒新工艺
【摘要】:利用亚熔盐技术平台,在国际上率先研究开发了钾系与钠系亚熔盐反应介质提取含钒钢渣中钒的工艺技术与相关机理。结果表明:含钒钢渣亚熔盐体系的提钒机理是通过分解和破坏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铁酸钙等钒的固溶相,使钒以可溶性钒酸盐的形式转浸溶出,并且钢渣中高CaO对钒溶出的负面影响可通过调整亚熔盐转浸后、浸出液中的氢氧化钠(钾)浓度加以避免。与传统工艺相比,亚熔盐体系反应温度由850℃降低到220~240℃,反应时间由4~6小时降低到1~2 h,在显著降低能耗、提高效率的同时,钒的一次转化率钠系可达85%,钾系可达97%;且钾系在氧化性气氛中可实现钒、铬共提;基本实现了含钒钢渣中钒的高效、清洁提取,为含钒钢渣提钒及资源化利用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
|
|
|
|
1 |
;我国大力推广含钒钢筋[J];天津冶金;1999年S1期 |
2 |
余文华,路建英;攀钢对国内含钒钢筋生产厂供应含钒合金的优惠条件[J];钢铁钒钛;2000年03期 |
3 |
肖锋,徐楚韶,伍兵,赵克文,赵荣杰;700~1200℃温度区域内钒对钢热塑性的影响[J];钢铁钒钛;1998年03期 |
4 |
赵乃玉,孙元辉;唐山钢铁公司含钒钢研制情况简介[J];钢铁钒钛;1983年04期 |
5 |
肖锋;塑性变形对钒在钢中析出行为的影响[J];四川冶金;1998年03期 |
6 |
涂利平;高氯酸氧化-硫酸亚铁滴定法测定钒铁及含钒钢样中钒[J];冶金分析;2001年06期 |
7 |
罗宗林;含钒钢渣返回烧结生产高钒烧结矿[J];钢铁钒钛;1983年01期 |
8 |
刘昌廷;高价值利用含钒钢渣的新途径——矿热炉处理法[J];钢铁钒钛;1985年05期 |
9 |
倪宝中;含钒钢渣返回28M~3高炉冶炼高钒生铁[J];钢铁钒钛;1983年02期 |
10 |
;《化工冶金》一九八○年第二期目录[J];化工冶金;1980年01期 |
11 |
陈东辉;;中国含钒钢技术发展趋势[J];中国有色金属;2010年16期 |
12 |
;我国含钒钢应用现状[J];涟钢科技与管理;2002年01期 |
13 |
柯家骏,李道文,李希明,岳良东,冯光熙,黄祥玉,何晋秋,李国良,葛书华;含钒钢渣碳酸化浸取提钒动力学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2年01期 |
14 |
徐国胤;刘福臻;;从高钙含钒钢渣提取五氧化二钒[J];铁合金;1980年01期 |
15 |
肖锋,徐楚韶,赵克文,伍兵;600~1200℃温度范围内含钒低合金钢高温热塑性影响因素的研究[J];钢铁钒钛;1998年02期 |
16 |
李伟;张开坚;史庆南;李军;;钒在板带钢中的应用[J];四川冶金;2006年05期 |
17 |
俞梦文;钒对氧气瓶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钢铁钒钛;1983年04期 |
18 |
王大光;夏安武;;含钒钢渣返回高炉条件下钒在渣铁相间的物理化学行为[J];化工冶金;1980年02期 |
19 |
崔文暄,王伟哲;15MnV钢热变形中组织变化的数学模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
20 |
朱肇森;杨守志;陈家镛;;钢渣提钒浸取动力学数学模型的探讨[J];过程工程学报;198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