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对在卫星上探测近地面核爆光信号的影响
【摘要】:定量分析了云对从卫星上探测近地面核爆光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其影响程度皆随云光学厚度 (cot)或卫星视角(ala)的增大而增大;云确会在可探测信号强度及光学定位精度方面带来不利影响,但其影响程度并不特别大(例如云影响下的最低穿云光学透射比并不趋于零,而是一般不小于0.1!,又如云影响下的最大定位误差一般不大干几千米,可能只有在要求定位精度较高的战术核爆监测中才需仔细考虑);云多次散射会使穿云光信号波形出现一定的延时,并变得“矮胖”;当点光源位于云几何中位面上方时,其向上穿云光学透过比与无云时几乎相同;而当该源在云几何中位面之下方时,其向上穿云透射比与该源到其几何中位面之距离密切相关。文中给出了许多便于估计云影响程度的图表,以供业内人士参考应用。
|
|
|
|
1 |
薛明华,王振荣;F-16战斗机电磁散射特性综合评估[J];航天电子对抗;1999年02期 |
2 |
帅永;董士奎;刘林华;谈和平;;双向蒙特卡罗法模拟参与性介质中的辐射换热[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01期 |
3 |
杨星卫,周红妹,陆贤;NOAA卫星轨道漂移的影响初探[J];遥感技术与应用;1995年03期 |
4 |
李军,马东立,武哲;用射线法研究复杂目标的电磁散射特征[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
5 |
王子延,吴海波,李昕;超声多普勒流量计实现分区流速测量的方法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6 |
王岐英,齐建文,陈治平,侯本涛;无人机散射通信侦察和干扰的可行性分析[J];无线电工程;2005年08期 |
7 |
范绪箕;;多孔介质隔热材料中的辐射热传递分析[J];航天器工程;2011年01期 |
8 |
黄华,詹杰民,朱顶金,廖德驹;二阶多色波对结构的绕射问题[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S3期 |
9 |
黄华;詹杰民;;层化海洋中二阶多色波对可渗透结构的绕射问题[J];热带海洋学报;2006年03期 |
10 |
肖永轩;曹桂兴;曾小金;薛永;;卫星星体对多波束天线的散射影响分析[J];航天器工程;2011年03期 |
11 |
律野;常力雄;;浅谈卫星传输中的雨衰现象[J];内蒙古广播与电视技术;2004年02期 |
12 |
小草;;空间遥感系统简况[J];国际太空;1988年08期 |
13 |
楼海强;;反隐形飞行器的技术途径[J];江苏航空;1998年02期 |
14 |
文铮;章杲恒;;人类是否真的登上了月球[J];科学世界;2001年05期 |
15 |
赵军;贾明雁;;航空放射性遥感技术应用研究[J];无线电工程;2006年03期 |
16 |
周红中;;隐形飞机与波的吸收和反射的关系[J];现代物理知识;2006年02期 |
17 |
谭谭;;卢杰:我的太空日记[J];航天员;2007年01期 |
18 |
续敏;王建立;陈涛;;短波红外用于白天卫星探测的研究[J];光学技术;2008年02期 |
19 |
颜士州;;寻找外星人的足迹[J];科学之友(A版);2009年09期 |
20 |
周以蕴;;观测地球环境的日本新星[J];航空知识;1996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