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护坡极值冰压力分析的几个基本问题
【摘要】:本文讨论了关于水库护坡极值冰压力分析的几个问题。通过定性分析和试验验证,论证了产生极值冰压力的机理、适用的破坏准则并确认了主导破坏模式。研究的结论是:极值冰压力由冰盖的承载力极限即破坏条件控制;适用的冰盖极限破坏准则是断裂准则;相应的主导破坏模式是蠕变屈曲。
|
|
|
|
1 |
张世福;;京密引水冬季输水冰压力观测研究[J];北京水利科技;1994年02期 |
2 |
徐若兰;陈华;郭靖;;气候变化对汉江流域上游水文极值事件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3 |
徐文全,王水田;凹岸护坡的冲刷[J];水运工程;1980年08期 |
4 |
柴军瑞;大坝水荷载研究进展简述[J];水力发电;2003年01期 |
5 |
卢鹏,李志军;现行规范中计算桩柱冰荷载的比较[J];冰川冻土;2003年S2期 |
6 |
张树奎;鲁子爱;;基于小波理论枯水期径流事件规律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0年05期 |
7 |
张林夫;;差动式挑流鼻坎的气蚀特性[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01期 |
8 |
刘国纬;;我国上空湿度极值的空间分布[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年02期 |
9 |
张思俊;吴世伟;;结构可靠度分析中小子样概型的拟合检验[J];水电能源科学;1988年04期 |
10 |
倪晋仁,张仁;河型成因的各种理论及其间关系[J];地理学报;1991年03期 |
11 |
黄景泉;物体运动速度对空化噪声的影响[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3年11期 |
12 |
徐人平,傅惠民;Ⅲ型极值分布在年最大地震震级分析中的应用[J];西北地震学报;1996年03期 |
13 |
高孟潭;基于泊松分布的地震烈度发生概率模型[J];中国地震;1996年02期 |
14 |
李玉成,康海贵,代钦,李广伟;固壁附近水平圆柱在波浪水流共存场中的流动显示及水动力特征[J];海岸工程;1996年03期 |
15 |
谢崇宝,袁宏源,郭元裕;P-Ⅲ型理论频率曲线参数估计——模糊极值法[J];水文;1997年03期 |
16 |
何彩英,张景绘;地震响应的凸集分析[J];应用数学和力学;1997年10期 |
17 |
毛北平;水流含沙量极值的插补方法[J];水文;2000年06期 |
18 |
简裕庚,李叶新,林晓亮,陈创买;广东省年最高水位多年一遇的极值计算[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19 |
吕行,田泽红;用降雨指标评估2001年四川旱情[J];四川水利;2003年01期 |
20 |
韩添丁,丁永建,焦克勤,叶柏生;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冰雪径流的极值分析[J];冰川冻土;200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