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初期内沙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初步研究及其生物学评价
【摘要】:内沙湖在2013年3月开始了生态修复工程,修复前内沙湖水质污染严重,处于V类水质。于2013年6月至8月对内沙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采样期间内沙湖共检出底栖动物11种,其中软体动物6种,水生昆虫4种,寡毛类1种,优势种为铜锈环棱螺和中华圆田螺;底栖动物平均丰度和平均生物量分别为416.89 ind.m~(-2)和97.40 g m~(-2)。利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生物指数(H)、Maralef丰富度指数(D)以及生物学污染指数(BPI)对采样期间内沙湖的水体水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内沙湖水质处于中污染型(Ⅲ),说明生态修复工程使内沙湖水质得到明显好转。
|
|
|
|
1 |
殷旭旺;韩洁;王博涵;金文;杨璐;陈海;吴丹;;太子河流域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水产学杂志;2017年03期 |
2 |
林罗敏;官昭瑛;郑训皓;林叔忠;王质军;陈刚;韦桂峰;;流溪河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基于完整性指数的健康评价[J];生态学杂志;2017年07期 |
3 |
戴雅奇,熊昀青,由文辉;苏州河底栖动物群落恢复过程动态研究[J];农村生态环境;2005年03期 |
4 |
李娣;牛志春;王霞;厉以强;李旭文;;溱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及其与水环境变量的相关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20期 |
5 |
殷旭旺;李庆南;朱美桦;宋佳;武玮;徐宗学;;渭河丰、枯水期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综合健康评价[J];生态学报;2015年14期 |
6 |
赵湘桂;曹艳霞;张杰;王备新;蔡德所;;影响漓江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环境因素解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
7 |
虞左明;青山水库底栖动物群落初步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1年05期 |
8 |
吴洁,王锐,俞剑莹,虞左明,沈小东;西湖引水治理后的底栖动物群落[J];环境污染与防治;1999年05期 |
9 |
林双淡,张水浸,蔡尔西,江锦祥,吴启泉,徐惠州;杭州湾北岸软相潮间带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分析[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4年02期 |
10 |
李永刚;胡庆杰;曲疆奇;宗海明;王健;张清靖;;北京密云水库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时空变化[J];水生态学杂志;2018年05期 |
11 |
王伟行;;由水质底栖动物群落看江水的水质变化[J];中国农村教育;2011年11期 |
12 |
吴海燕;范清华;兰策介;姜丽红;陈爱卿;王备新;;农业生产、小城镇和城市废水对西苕溪水质和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9年03期 |
13 |
虞左明,李瑾,蔡飞;西湖引水治理前后底栖动物群落的比较研究[J];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
14 |
吴洁,王国龙;西湖与青山水库底栖动物群落的研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0年S1期 |
15 |
池仕运;陈胜;李嗣新;汪红军;周连凤;赵先富;郑金秀;胡俊;胡菊香;;高坝对乌江下游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湖泊科学;2019年02期 |
16 |
刘乐丹;王先云;陈丽平;凡迎春;陈松林;刘其根;胡忠军;;淀山湖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沉积物碳氮磷的关系[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8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