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蛙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制备的新方法
【摘要】:黑斑侧褶蛙(Rana nigromaculata)简称黑斑蛙,是我国南方最常见的两栖类动物。黑斑蛙分布广泛,容易获得,而且具有染色体大、数目少(2n=26)等独特优点,是进行染色体形态结构观察和染色体显微分离等遗传学研究的理想动物,也是高等学校细胞生物学或遗传学实验课中动物染色体标本制备和观察常用的实验材料之一。对于黑斑蛙等无尾两栖类动物的染色体标本制备,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活体注射秋水仙素后收集骨髓细胞直接制片法和血液细胞体外培养法。直接制片法一般需要提前数小时至一天活体注射秋水仙素,且所制备出染色体的形态往往不够理想,难以应用于进一步的研究;而血液细胞体外培养法来说,虽然获得的染色体形态较好,但需将血细胞在体外培养3~5天,实验周期长,条件要求高,离不开繁琐的细胞培养无菌操作。为了简化操作程序,缩短实验周期,我们建立了蛙染色体制备的一种新方法——骨髓细胞体外短时培养与秋水仙素同步处理法。该方法可在较短时间里制备出形态良好的黑斑蛙染色体标本。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较好;所制备的染色体标本形态典型、分散度良好,适用于核型分析、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和染色体显微分离等多方面的研究。具体方法如下。
|
|
|
|
1 |
贾秀英;施蔡雷;张杭君;;镉暴露致黑斑蛙精巢氧化损伤与DNA损伤[J];环境科学学报;2011年07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