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不同结构惯用语的听觉词汇化研究
【摘要】:关于惯用语的理解机制有四类假说,其理论分歧在于:构造观和不可构造观的分歧是在惯用语的词汇化程度上,混合观是在理解过程中将构造和非构造机制做了不同的分工,而等级显著性则立足于惯用语的语义倾向性。有研究表明,汉语惯用语的理解机制是支持构造观的。但在现代汉语中,不同的词汇材料可组合起来构成组合型词汇,因而有可能具有某种结构或某种属性的汉语惯用语已达到词汇化水平。因此,本研究设计了3个实验以探讨不同结构的汉语惯用语的词汇化水平。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