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近海11种经济鱼类的染色体组型研究
【摘要】:以广东近海11种海水经济鱼类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胸腔注射PHA及秋水仙素溶液,取活体头肾细胞经低渗、固定、空气干燥法制作中期染色体核型装片。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所有海水鱼中期染色体均为二倍体,且没有发现异型性染色体、随体、次缢痕的存在。其核型如下:黄鳍东方鲀的核型为2n=44=12m+8sm+24t,NF=64;红鳍东方鲀的核型为2n=44=14m+6sm+24t, NF=64;中华单角鲀的核型为2n=34=34t,NF=34;六带豆娘的核型为2n=48=4m+44t,NF=52;方斑海猪鱼的核型为2n=46=4m+42t,NF=50;(鱼剌)鱼的核型为2n=44=8m+4sm+30t,NF=54;细鳞(鱼剌)、列牙(鱼剌)、金钱鱼、星斑裸颊鲷和黄斑蓝子鱼的核型均为2n=48=48t,NF=48。其中染色体数目2n=48的有6种,占大多数;染色体数目2n=44的有3种;而染色体数目2n=34或2n=46的各1种。从亲缘关系和核型特点来看其演化地位,黄鳍东方鲀和红鳍东方鲀的染色体2n数目都是44, NF为64,M型染色体和A型染色体比例相当,应属于中位类群:但中华单角鲀的染色体数目2n=34t,全为A型染色体,属高位类群;细鳞(鱼剌)、列牙(鱼剌)、金钱鱼、星斑裸颊鲷、黄斑蓝子鱼都属于鲈形目,染色体数目均为2n=48t,NF值为48,均属于高位类群,而六带豆娘和方斑海猪鱼的NF值分别为52和50,可能是48条染色体收敛后的特化类群;(鱼剌)与其余两种(鱼剌)科鱼类的染色体核型差别较大,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