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状芽胞杆菌群基因组和比较基因组研究
【摘要】:正蜡状芽胞杆菌、炭疽芽胞杆菌和苏云金芽胞杆菌是蜡状芽胞杆菌群中的主要代表,在系统分类上非常相似。通过生理生化以及分子遗传鉴定都无法将它们区分开来,因此许多学者认为它们应归为同一个种。但是它们却有重要的表型差异, 如它们可分别引起食物中毒、动物和人的炭疽病以及昆虫的死亡。然而这些重要的性状主要由质粒编码,一旦相关的质粒丢失后,这些能区分这3个种的主要性状就会消失。因此,为了更好的了解蜡状芽胞杆菌群的遗传差异,特别是与致病性有关的性状控制机制,人们开展了蜡状芽胞杆菌群的基因组测序工作。目前完成了基因组测序的共有8个菌株,包括3株炭疽芽胞杆菌、4株蜡状芽胞杆菌和 1株苏云金芽胞杆菌,还有部分菌株的基因组测序工作正在进行中。本文将从基因组的结构,代谢途径,表达调控,基因差异和质粒组成等讨论蜡状芽胞杆菌群的进化、种群差异、病原特性等。
|
|
|
|
1 |
鲁松清,孙明,喻子牛;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的分类[J];生物工程进展;1998年05期 |
2 |
杨颖;姜怡;尹敏;徐平;鲁涛;徐丽华;;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组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7年06期 |
3 |
;中国成功绘制鲤鱼全基因组序列图谱[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1年03期 |
4 |
吴岚,孙明,喻子牛;利用苏云金芽胞杆菌转座子Tn4430构建含cry1 Ac10基因的解离载体[J];微生物学报;2000年03期 |
5 |
;研究人员完成古老绿藻基因组测序[J];中国食品学报;2009年02期 |
6 |
;基因组测序新标准[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09年05期 |
7 |
喻子牛,孙明,陈亚华,刘子锋,喻凌,罗曦霞,戴经元;苏云金芽胞杆菌生物活性蛋白基因在动、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综述)[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5年02期 |
8 |
王清锋,喻子牛;苏云金芽胞杆菌杀虫晶体蛋白基因cry1E的改造[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5期 |
9 |
朱晨光,孙明,喻子牛;苏云金芽胞杆菌CTC菌株的S-层蛋白可以形成伴胞晶体[J];微生物学报;2002年06期 |
10 |
黄小红,陈清西,王君,沙莉,黄志鹏,关雄;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几丁质酶的分离纯化及酶学性质[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4年06期 |
11 |
孙明,朱晨光,喻子牛;类似S-层蛋白的苏云金芽胞杆菌伴胞晶体蛋白基因的克隆[J];微生物学报;2001年02期 |
12 |
朱沛轩;;微生物全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1998年06期 |
13 |
程萍,Arthur I.Aronson,喻子牛;苏云金芽胞杆菌crylA基因启动子上游区不同位点突变对BtI-lacZ融合基因表达调控的影响[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9年04期 |
14 |
张利莉,Arthur Aronson,喻子牛;苏云金芽胞杆菌鲇泽亚种HD-133 cry1D和cry1 Ab mRNA含量及稳定性研究[J];微生物学报;2002年03期 |
15 |
黄志鹏,关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WB9编码活性因子的基因分析[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3年04期 |
16 |
吴方元,董彩虹;苏云金芽胞杆菌对淀粉塑料膜降解的促进作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
17 |
程萍,Arthur I.Aronson,喻子牛;苏云金芽胞杆菌cry1A启动子上游区缺失体的研究[J];生物技术;2000年04期 |
18 |
蔡启良,刘子铎,孙明,魏芳,喻子牛;苏云金芽胞杆菌营养期杀虫蛋白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生物工程学报;2002年05期 |
19 |
周学永;董瑞华;杨志生;吴新世;;离心浓缩对苏云金芽胞杆菌芽胞保留率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
20 |
刘子铎;洪玉枝;潘学文;喻凌;喻子牛;;苏云金芽胞杆菌YBT-803菌株cryI基因的克隆和表达[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993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