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与致病、致癌因子的相互作用及功能研究
【摘要】:正病毒与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及其功能研究是揭示病毒致病和致癌分子机理的基础,能为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可能孕育着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突破。我们以人类重要病毒为研究重点:①分离、鉴定和功能性分析与病毒相关的新的细胞致病与致癌基因及其产物;②研究病毒蛋白在调控重要的致病与致癌基因表达中的作用与功能;③探讨病毒病防治新途经。
|
|
|
|
1 |
;现代雾气致病与东汉雾伤于上[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
2 |
王小衡;输液治病?致病?[J];母婴世界;2002年06期 |
3 |
逍遥;时尚吃喝 致病祸源[J];科学养生;2003年12期 |
4 |
李咏梅,张翠梅,孙华,李秀平,曹美芳,王如刚;产β内酰胺酶发光致病杆菌感染一例[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
5 |
陈以宽,朱仕钦;人巨细胞病毒致病的进展[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9年03期 |
6 |
于长水;致病双因子防治两途径[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2年11期 |
7 |
魏桂清;;中药合理用药的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0年06期 |
8 |
陈继培;维生素:治病又致病[J];农村天地;1998年03期 |
9 |
孙静;肉好吃须当心致病菌[J];中国检验检疫;1998年07期 |
10 |
王雅娟,董西林;气候与“六淫”致病的关系[J];陕西气象;2000年02期 |
11 |
齐显龙,卢涛,高天文;痤疮丙酸杆菌的致病成分及机理[J];中国美容医学;2005年02期 |
12 |
周萍萍;陈苏红;柳建发;;鱼类单殖吸虫的超微结构及致病的防治研究进展[J];地方病通报;2010年03期 |
13 |
;牙刷用久易致病[J];西南民兵杂志;1994年10期 |
14 |
王明辉,王风雷;七情何以能致病、致死[J];家庭医学;1998年15期 |
15 |
齐贺彬;柿子致病与治病[J];家庭中医药;2004年10期 |
16 |
卢大用,陈健君;与食品相关的致癌因子及抑癌因子[J];生物学杂志;1997年01期 |
17 |
李增烈;警惕按摩不当可致病变扩散[J];中华养生保健;2004年03期 |
18 |
陈满全;功能性仙人掌预防和治疗肿瘤研究[J];甘肃农业;2005年03期 |
19 |
徐双华;惊恐致病与惊恐治病[J];医药与保健;1998年12期 |
20 |
乔静波;了解致病菌[J];肉品卫生;2001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