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美拉唑与其它PPI治疗GERD疗效比较Meta分析
【摘要】: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奥美拉唑与其它种质子泵抑制剂(PPI)(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比较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在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MEDLINE、PubMed、CMCC等检索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关于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兰索拉唑(治疗组)与奥美拉唑(对照组)比较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主要以食管炎的治愈率和症状(烧心)缓解率为评价指标,用Jadad法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Meta分析软件RevMan4.2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结果 2000.1-2009年有5篇公开发表的文献被纳入,分析结果显示,治疗4周后胃食管炎的治愈率总样本数为6265,其中治疗组为3147,对照组为311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优势比OR=1.40,95%可信区间为(1.06,1.86),治疗8周后胃食管炎的治愈率总样本数为6265,其中治疗组为3147,对照组为3118,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优势比OR=1.34,95%可信区间为(0.75,2.37),治疗后症状(主要为烧心)缓解率总样本数为5154,其中治疗组为2581,对照组为257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优势比OR=1.39,95%可信区间为(1.24,1.56)。结论在治疗4周后食管炎治愈率和治疗后症状(主要为烧心)缓解率方面,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疗效比奥美拉唑优;在治疗8周后食管炎治愈率方面,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疗效与奥美拉唑相当。
|
|
|
|
1 |
李颖,马庭芳;胃食道反流性疾病引起的呼吸系统并发症17例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
2 |
孙晓红
,柯美云;胃食管反流病研究现况──消化系统疾病(7)(待续)[J];新医学;2001年12期 |
3 |
许大波;酸相关疾病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03年02期 |
4 |
王继恒;改进胃食管反流病的处理——循证治疗策略[J];胃肠病学;2003年04期 |
5 |
李兆申,徐晓蓉;胃食管反流病诊疗现状及面临的问题[J];中华内科杂志;2004年07期 |
6 |
许军英,侯晓华;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的特征[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4年03期 |
7 |
刘玉兰;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循证治疗策略[J];中国社区医师;2005年07期 |
8 |
蓝远强;24例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疾病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01年04期 |
9 |
陈冬妹,李祖平,贾凌梅;根除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率关系探讨[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1年05期 |
10 |
许国铭;胆盐GERD中的作用及治疗的思考[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1年S1期 |
11 |
李瑜元;世界消化系统疾病会议纪要[J];新医学;2002年10期 |
12 |
王金梁,席朝阳;幽门螺杆菌相关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根除幽门螺杆菌与胃食管反流病的关系[J];临床内科杂志;2003年10期 |
13 |
;胃食管反流病及其并发症研究进展[J];河南医学研究;2003年03期 |
14 |
萧树东;21世纪的常见病:胃食管反流病[J];胃肠病学;2003年04期 |
15 |
李瑜元;第18届亚太地区消化病学术周纪要[J];中华内科杂志;2004年01期 |
16 |
王宝印,刘聪,高歌;胃食管返流病的临床研究新进展[J];吉林医学;2004年08期 |
17 |
黄缘,谢勇,王崇文,朱萱,黄德强;GERD患者内镜、病理改变与食管测压及pH动态监测之间关系的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1997年02期 |
18 |
黑泽進
,才超;GERD的PPI无效病例[J];日本医学介绍;2002年01期 |
19 |
;食管返流与咽球症的关系[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7年05期 |
20 |
;胃食管返流性疾病的临床进展(四) 第四节 GERD患者食管外病症的诊治(下)[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2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