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酰替苯胺质子转移光谱中双质子转移模型的研究
【摘要】:正近年来对苯酰着苯胺(BAD)的电子光谱的认识有了新的进展[1]。过去一直把它的发射带归结为简单的正常荧光带(F_1)[2]。Tang和Kasha[1]的研究表明,在430nm左右的发射带应属于它的激发态S_1的质子转移荧光(F_2)·这样,对于过去存在的一些光谱异常现象,包括它的光化学现象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但是,在质子转移模型方面尚缺乏直接的实验证据。本工作是早先研究工作[1]的继续和深入。利用红外、紫外吸收光谱和核磁方法来研究基态ABD分子在固相和溶液中的存在状态,来确认双质子转
|
|
|
|
1 |
;加氢还原制4,4′-二氨基苯酰替苯胺[J];染料与染色;1978年01期 |
2 |
赵勇;;在非水介质中用电位滴定法测定5(6)-氨基-2-对氨基苯基苯并咪唑及其脱水前产物2,4,4’-三氨基苯酰替苯胺的纯度[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01年01期 |
3 |
;4,4’-二氨基苯酰替苯胺的加氢还原工艺小结[J];染料与染色;1976年06期 |
4 |
金水;;新内吸性杀菌剂Moncut[J];农药;1986年04期 |
5 |
秦玉楠;;聚磷酸在芳胺中芳环酰化反应中的应用[J];化学试剂;1987年03期 |
6 |
吴惠中;;联苯胺及联苯胺直接染料的代用——4,4′-二氨基苯酰替苯胺在直接染料上的研究[J];染料与染色;1978年06期 |
7 |
Geoffrey P. Sheridan;程天华;;含磷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及其在农药配方中的作用[J];世界农药;1986年05期 |
8 |
滕启文,封继康,徐文国,李志儒;7-氮吲哚二体激发态双质子转移的量子化学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2年04期 |
9 |
陆经武;;小麦等新的杀菌剂[J];浙江化工;1982年01期 |
10 |
国永敏;李宝宗;;别嘌醇质子迁移过程的理论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8年10期 |
11 |
程黎明;一种适用于直播水稻的除草胶囊[J];安徽科技;1996年12期 |
12 |
林丽清;陈敬华;万红艳;林新华;;β,β-二甲基丙烯酰阿卡宁的电化学行为及其测定[J];电化学;2007年02期 |
13 |
林荫年;;新杀菌剂灭锈胺-Mepronil[J];农药;1982年03期 |
14 |
孙致远;杀菌剂灭锈胺合成研究[J];农药;1984年03期 |
15 |
张亚锋,陈伟,吴萍,林新华;芦丁的差示脉冲伏安法测定[J];化学研究;2005年03期 |
16 |
王文亮;任宏江;王渭娜;;2,6-二巯基嘌呤质子转移异构化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J];化学学报;2007年03期 |
17 |
任宏江;晏志军;杨晓慧;王渭娜;;5-氟胞嘧啶气相及水助质子转移异构化的理论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9年08期 |
18 |
易平贵;王涛;周继明;彭洪亮;李筱芳;于贤勇;汪朝旭;;2-(3-羟基-2-吡啶基)-苯并咪唑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谱研究[J];化学学报;2009年24期 |
19 |
周子彦,吴学,苏忠民,谢玉忠,潘秀梅,丁文兵;3,6-二羟基哒嗪质子转移过程的理论研究[J];化学学报;2004年22期 |
20 |
邱道骥;罗逾兰;马振旄;顾玮瑾;王炳祥;;二苯甲酮肟的Beckmann重排反应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