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计算及其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初探
【摘要】:本文基于对目前网格应用中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模式的论述,分析了网格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范围和实现方法,并对电力系统优化、电力市场、在线安全分析方面的应用作了初步的探讨。最后,结合了电力系统本身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实现的模式。
|
|
|
|
1 |
丁曦伟;;电力自动化系统模式与结构介绍[J];广播电视信息(下半月刊);2008年07期 |
2 |
赵兴康,李明节,陈苑文,张晓明;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新模式的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1998年07期 |
3 |
胡钧毅;房鑫炎;;网格技术在电力系统事故预警中的应用[J];华东电力;2006年11期 |
4 |
李西泉;潘力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华中区域发电侧电力市场[J];电力技术经济;2006年01期 |
5 |
路志刚;刘俊勇;蒲实;方涛;;电力系统小信号稳定的模式参与度分析[J];四川电力技术;2008年06期 |
6 |
傅灿烂;;利用网格技术实现电网企业数据共享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8年06期 |
7 |
王凤萍,刘晋萍,陈昕,王兰;无人值班变电站若干问题的探讨[J];电力学报;1998年04期 |
8 |
覃家露;;县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运用及深思[J];电力标准化与计量;2005年04期 |
9 |
彭建春,刘卫华,陈景怀,卜永红;面向全电网用户的输电费用分配模式与仿真研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年22期 |
10 |
牟才荣;广西发电侧电力市场的现状及发展模式初探[J];广西电力技术;2000年04期 |
11 |
赵宇红;配电自动化的实施模式[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
12 |
黄盛兰;高职《电工学》教学和考核新模式的探索[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
13 |
赵宇红,周晓萍;配电自动化的实施模式[J];南华大学学报(理工版);2001年02期 |
14 |
马祖沛;;一种经济实用中小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模式[J];天津电力技术;2004年01期 |
15 |
闪光;安军;王永强;;电网企业推行一体化状态检修模式的探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8年08期 |
16 |
王佩璋,龚晓丽;发电厂“以大代小”模式及直接空冷新技术[J];山西电力技术;1998年02期 |
17 |
孙太力;VQC装置模式和功能探讨[J];山西电力;2003年S2期 |
18 |
夏健;对电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19 |
闫广州;李伟英;;农村电网中的通信基础网络规划[J];农村电气化;2007年11期 |
20 |
胡本哲;关于南方电力市场的思考[J];广东电力;199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