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偏振度参考光源设计及偏振度检测
【摘要】:正偏振光学遥感器的实验室定标是定标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针对偏振光学遥感器的偏振定标设计了一种新型高精度大动态范围可调偏振度参考光源(VPOLS-Ⅱ)。VPOLS-Ⅱ由光谱可调谐均匀偏振入射光源和偏振态调节器组成。通过调谐偏振入射光源的输出波长以及设置偏振态调节器的参数,可输出不同波长和不同偏振态的偏振光。对设计的偏振参考光源进行了偏振度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0~0.73的偏振度范围内,VPOLS-Ⅱ的偏振度与理论预测值的差异小于
|
|
|
|
1 |
岳莉;吴位巍;肖涛;;光的偏振态与偏振度[J];凯里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
2 |
谢双运;田彩锁;;关于虹霓的偏振度分析[J];物理通报;1994年02期 |
3 |
张朝阳;程海峰;陈朝辉;郑文伟;曹义;;自然背景中伪装网的散射偏振度与成像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
4 |
张国文;蒲继雄;Serkan Sahin;Olga Korotkova;;部分相干电磁光束的光谱交叉偏振度[J];光子学报;2009年08期 |
5 |
冯斌;史泽林;艾锐;周全赟;;近水平观测条件下大气背景光偏振度的计算模型[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2年03期 |
6 |
徐维杰;自然光在介质分界面上反射和透射时的偏振度[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4年02期 |
7 |
王静;宋连科;刘云安;李国良;周文平;;自然光在多层介质分界面上折射时的偏振度[J];大学物理;2006年04期 |
8 |
宋志平;洪津;乔延利;汤伟平;张冬英;汪元钧;;一种目标光辐射线偏振度测量新方法[J];半导体光电;2008年05期 |
9 |
梁美怡;丁友根;尹凤婷;张俊莲;刘斌;彭力;;一种测量散射光偏振度的新方法[J];大学物理实验;2007年01期 |
10 |
沈学举,王斧,刘秉琦;部分偏振光经界面反射时的偏振度分析[J];光学技术;1998年05期 |
11 |
张向阳,苗润才;三维电偶极辐射光的偏振度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
12 |
赖天树,刘鲁宁,雷亮,寿倩,李熙莹,王嘉辉,林位株;电子自旋偏振度及其弛豫过程的飞秒激光吸收光谱研究[J];物理学报;2005年02期 |
13 |
王向;张逸新;;非柯尔莫哥洛夫湍流大气信道中的高斯脉冲型量子光束偏振度[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
14 |
赵一鸣;江月松;路小梅;;利用偏振度研究散射介质浓度及杂质比的数值分析[J];光学学报;2007年12期 |
15 |
何梓健;王科伟;马丽芳;汪家春;赵大鹏;王启超;;一种光谱偏振成像系统设计及应用[J];应用光学;2014年02期 |
16 |
郭耀仪;徐宏杰;唐琦;;偏振控制器的完全扰偏算法研究[J];光学仪器;2009年05期 |
17 |
杨先才;丁攀峰;;圆环衍射效应下涡旋光束的偏振度传输[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1年06期 |
18 |
罗杨洁;;水体多角度偏振遥感机理研究[J];光学技术;2014年03期 |
19 |
袁兴起,赵琦,陈延如;随机分布群体粒子场侧向散射光偏振度研究(英文)[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5年06期 |
20 |
林惠川;蒲继雄;;衍射效应诱导涡旋光束的偏振度变化[J];光子学报;2009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