莪术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研究
【摘要】:中药莪术产区和品种的鉴别对于其产品质量控制非常重要。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和共有峰率、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法对两个产地3个品种的莪术进行了检测和计算分析。测试结果表明,3个样品的太赫兹吸收图谱存在一定差异,但3个样品在1.3~2.2THz波段的较强吸收峰位置基本一致;3个样品的折射率存在一定差异,但在强吸收频率点均存在跳变的现象。双指标序列法的计算结果表明,云南和四川温江小号莪术的共有峰率为64.7%,云南和四川温江大号的共有峰率为43.3%,四川温江小号和大号的共有峰率为64.3%,说明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可以对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的莪术进行直观鉴别。
|
|
|
|
1 |
李应东,李啸红,魏道武,徐厚谦,周语平,赵学;莪术对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及骨髓细胞SCE频率的影响[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6年01期 |
2 |
杜兰屏,胡仲仪,邓跃毅,陈以平;莪术对肾脏细胞外基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年06期 |
3 |
肖鸣,赵海,晏子友;中药莪术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研究概况[J];中医药信息;2004年02期 |
4 |
栾希英,李珂珂,韩兆东,冯永堂;三棱、莪术对肝纤维化大鼠IL-1、IL-6、TNF-α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4年12期 |
5 |
陆兔林,毛春芹,卞慧敏,宋申,腾建东;莪术中姜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J];中草药;2005年08期 |
6 |
刘雯;王建;张炜;覃洁萍;;广西不同产地莪术挥发油的含量测定及其GC-MS分析[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7 |
李林;殷放宙;陆兔林;邵怡;徐凯慧;;莪术与三棱配伍前后姜黄素煎出率变化[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年13期 |
8 |
王翠珍,魏丕纪,李芹;莪术药理作用及质量分析[J];山东医药工业;1999年03期 |
9 |
王琰,王慕邹;莪术的质量研究[J];药学学报;2001年11期 |
10 |
徐焱琛;朱彩霞;夏荃;;莪术炮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07年12期 |
11 |
吴志刚;陶正明;冷春鸿;姜程曦;;温郁金本草考证[J];中药材;2009年03期 |
12 |
吴竞;杨有华;张勤;;妇平胶囊的快速显微鉴别[J];中国药师;2010年09期 |
13 |
陈家树;董廷瑶教授运用三棱莪术配伍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1995年10期 |
14 |
李莲姬,韩春姬,崔山田,邱德来,朴奎善,玄凤花;莪术对老年小鼠学习记忆与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影响[J];中药材;1998年10期 |
15 |
黄顺玲;孙克伟;朱海鹏;;柴芍六君子汤拮抗莪术致大鼠肝细胞线粒体损伤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年11期 |
16 |
朱善岚;黄品芳;王友芳;;莪术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2007年04期 |
17 |
谢忠艳;;姜黄莪术郁金的鉴别[J];中外医疗;2010年15期 |
18 |
孙长海;王瑜;徐明亮;方洪壮;李守君;;不同产地莪术电化学振荡指纹图谱的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0年10期 |
19 |
吕狄亚;娄子洋;李玲;曹岩;张海;柴逸峰;;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快速分析中药莪术中挥发性成分[J];中药材;2010年11期 |
20 |
胡婉素;刘帆;王杰;;莪术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