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甲酸复盐RE(HCO_2)_3(HNO_2)(H_2CO_2)(RE=Yb、Tm、Lu)的合成和结构表征
【摘要】:水热法合成了新化合物:RE(HCO_2)_3(HNO_2)(H_2CO_2)(RE=Yb、Tm、Lu)。用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了Lu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Tm、Lu化合物的单胞参数.结构参数如下:属Y化合物结构类型,正交晶系,空间群C222_1(20),Z=4,a=0.6615(1)nm,b=1.819(6)nm,c=0.8388(3)nm,V=1.0096(5)nm,M_r=403.1,F(000)=752,D_x=2.652g/cm~3,λ(MoK_α)=0.07107nm,83个修正参数,共有1197个可观测点。修正后的R值为R=0.028和R_w=0.077。Lu至八次配位,结构中由中心为稀土、顶角为氧原子的[LuO_8)基团构成四方反棱柱网络结构,每个氧原子又分别键连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氮原子形成一个沿a-轴方向开放的隧道,甲酸分子H_2CO_2占据隧道中心。该系列化合物光学性质的初步研究表明,某些化合物具有比SiO_2更强的SHG效应.
|
|
|
|
1 |
;“稀土功能材料进展”研讨会在江苏宜兴闭幕[J];稀土信息;2003年11期 |
2 |
黄小卫,庄卫东,李红卫,余成洲,薛向欣,张国成;稀土功能材料研究开发现状和发展趋势[J];稀有金属;2004年04期 |
3 |
袁逸,邬荫芳;稀土对钴基合金及硬质合金的影响[J];硬质合金;1994年01期 |
4 |
韩健民;稀土铝镁硅合金及其窗纱的研制[J];中国稀土学报;1995年S1期 |
5 |
沈以赴,佟百运,冯钟潮,梁勇,陈继志;稀土在激光熔覆涂层中的分布及其对腐蚀性能的影响[J];材料研究学报;1998年04期 |
6 |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将举办2004国际稀土研究与应用研讨会[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4年01期 |
7 |
刘晓翔,苏文辉,金明芝,徐未名,吴代鸣,刘密兰;新型双稀土固溶体(EuTb)O_3和(EuTm)O_3的~(151)Eu穆斯堡尔效应的研究[J];科学通报;1988年07期 |
8 |
揭晓华,程秀,蔡莲淑,谢光荣;稀土对SiC纳米粉体机械合金化形成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
9 |
赵增祺,王志成,韩莉,黄继民,熊玮;Ni_(50)Mn_(29)Ga_(21)Tb_x磁性形状记忆合金的晶体结构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3期 |
10 |
陈祖锦,王继周,马玉祥,周龙江;稀土对AgCu10合金高温氧化行为的影响[J];中国稀土学报;1989年01期 |
11 |
程晋如;高导电稀土铝杆的生产[J];中国稀土学报;1995年S1期 |
12 |
冯丽娟;夏柏莹;朱幸福;王秀英;刘红梅;李吉学;;超稳定结构的MCNTs/CeO_2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J];中国稀土学报;2009年05期 |
13 |
何镇明,李道韫,赵宇光;稀土对铝硅合金定向凝固界面附近氢分布的影响[J];中国稀土学报;1988年01期 |
14 |
罗治平,张少卿,汤亚力,宋德玉;稀土在镁合金溶液中作用的热力学分析[J];中国稀土学报;1995年02期 |
15 |
李斌书;稀土添加方法对硬质合金物理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的影响[J];硬质合金;1996年01期 |
16 |
周承恩,吴立新,梁竞冰,侯晓宁,文健;稀土对材料强韧性的影响及细观机理探讨[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
17 |
杨晓青;罗振中;郭荣辉;贺跃辉;;钨电极材料研究进展[J];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05年04期 |
18 |
马璐;谭克俊;黄承志;朱进;;室温下简易合成LaF_3纳米粒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19 |
郑世宗;稀土对炸药能量和安定性的影响[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88年08期 |
20 |
文健,周承恩,郭锋,侯晓宁;稀土元素Ce对Al-Mg-Si合金断裂韧性的改善及其细观机理分析[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