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分子聚合物的电致发光研究

彭景翠  瞿述  吴凤英  陈小华  
【摘要】:本文研究电场对高分子的电致发光及激子的影响,采用修正的SSH模型和绝热近似,数值求解了激子的产生和复合过程,与实验事实符合。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牛巧利;;金属氧化物/聚合物异质结构电致发光[J];广州化工;2011年15期
2 孙畅;;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在高分子研究中的应用[J];现代科学仪器;2011年04期
3 周丽霞;刘淑娟;赵强;凌启淡;黄维;;基于离子型铱配合物的发光电化学池[J];化学进展;2011年09期
4 孔祥翔;张彦军;何海彬;;阻燃高分子聚合物封堵瓦斯泄漏技术[J];中州煤炭;2011年09期
5 尤国忠;贾延民;李耀伟;;新型注浆材料在回风立井施工中的应用[J];中州煤炭;2011年09期
6 徐阳;;五彩缤纷的发光新产品[J];科技与企业;1995年03期
7 童国璋;徐哲明;;氧弹燃烧-离子色谱法测定高分子聚合物的卤素[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S1期
8 刘炳选;张亚通;李立;王晓承;靳悦淼;;乳液法合成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污水絮凝剂的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11年03期
9 ;汽车灯泡的选择和使用[J];汽车与配件;2011年38期
10 贾瑞;张祚顺;贺艳丽;;聚季铵盐-1作为眼用制剂防腐剂的研究与展望[J];食品与药品;2011年05期
11 王明明;徐协文;刘其城;;CFRC中分散剂甲基纤维素对水泥水化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1年03期
12 卢廷勤;;25%和34%复混肥改良防结块剂试验初报[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年08期
13 ;技术动态[J];石油化工;2011年05期
14 姜会仁;;喷雾式速成衬衫问世[J];发明与创新(中学时代);2011年Z1期
15 魏巧华;韩李静;段亚男;肖方南;陈裕松;张兰;陈国南;;铱配合物的电致化学发光性能研究[J];分析化学;2011年07期
16 张永鹏;陈俊;郭绍辉;詹亚力;钱玉英;;受阻酚类抗氧剂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塑料助剂;2011年03期
17 崔秋红;赵永生;姚建年;;一维有机微纳米光功能材料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化学;2011年08期
18 张明;李天太;赵金省;唐莉萍;;高密度钻井液粒度分布特征研究[J];钻采工艺;2011年04期
19 吴泽钦;韩相恩;苏鑫;张腊腊;;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的研究进展[J];化工中间体;2011年08期
20 吕玉彬;刘全校;许文才;李金丽;;国内PVA薄膜材料改性研究进展[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景翠;瞿述;吴凤英;陈小华;;高分子聚合物的电致发光研究[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2 曲胜春;陈小刚;王威;王占国;;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的电致发光性质研究[A];200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2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张鹏;刑亚军;赵祖金;田文晶;吕萍;;含有给-受体基团芘衍生物的性质的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4 刘志伟;卞祖强;关敏;龚泽亮;黄春辉;;基于含有三齿配位能力β-二酮的铽配合物及其电致发光性质研究[A];第五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王小平;张雷;段新超;王丽军;王隆洋;雷通;吕承瑞;;Ce~(3+)注入掺杂金刚石薄膜电致发光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杨志平;史其武;李志强;;CT胶片生产用红色电致发光安全灯[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7 彭俊彪;王淑梅;巴小微;谢德民;赵建军;李文连;赵丹;洪自若;赵东旭;梁春军;刘星元;;聚烷基芴的合成及其电致发光与激光研究[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关敏;卞祖强;陈朱琦;黄春辉;;铕配合物Eu(DBM)_3Bath掺杂在蓝色小分子中的电致发光性质研究[A];第五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林家齐;杨文龙;王玮;雷清泉;;高直流电场下PET薄膜的电致发光及可靠性研究[A];第11届全国发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李佳;刘秀兰;宁光辉;张昌清;赵晓鹏;;ZnO:Zn粉末的合成及其电致发光特性的研究[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作芹;基于芘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和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任辉彩;红色有机荧光和磷光材料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3 赵家民;有机微腔电致发光的物理与器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2年
4 李青;树枝状噻吩并吡嗪红光材料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质[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徐征;有机无机复合电致发光和固态类阴极射线发光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2年
6 朱东霞;双西佛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光致发光/电致发光性质及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海光;新型有机杂环类双光子材料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杨军;点击化学合成树枝状分子及其作为电致发光主体材料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于文革;有机/无机异质结的各种结构、材料、性质及机理的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4年
10 王小平;金刚石薄膜电致发光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小明;发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马迪卓;咔唑类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合成与性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陈刚;含氮有机小分子光电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姚星;白色磷光敏化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陈之光;聚芴衍生物蓝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杨特宁;有机发光二极管功能层和互掺过渡层研究[D];华侨大学;2002年
7 李元元;苯并呋喃三聚物发光性质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何丽玲;用于探测电致发光的单光子计数器的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2年
9 张恒君;酚基嘧啶及吡啶咪唑类配合物的合成及光致、电致发光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姚永昭;基于PECVD工艺的硅基光致和电致发光器件研制[D];清华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祖铁楠;我电致发光及显示技术有新突破[N];中国电子报;2000年
2 张军、马健;旧楼翻新——高分子聚合物砂浆[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3 ;具有光伏效应和电致发光双重功能的器件[N];大众科技报;2007年
4 晓荪;蓝宝石衬底氧化锌二极管室温电致发光技术通过验收[N];吉林日报;2006年
5 上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匡丽娟 田晓杰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知识产权工作部 徐步陆;背光模组光源专利格局形成 大陆企业处于劣势[N];中国电子报;2009年
6 邱登科;引进高端人才 共唱自主创新[N];民营经济报;2007年
7 黄光伟;LED:正被广泛应用[N];电脑商报;2008年
8 秦晓怀;许并社和他的纳米技术[N];山西日报;2000年
9 夏冠群;LED汽车灯具时代来临 用量年增七八成[N];中国电子报;2007年
10 博士;不要被“太空釉”所误[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